考虑再三,裴攸宁终究没有将照片发给张伟。她不愿让对方为难,两人之间那种“恋人未满”的微妙平衡,她并不想轻易打破。
周一上班时,大领导破天荒地把她叫到了办公室。
原来,酒店方通过刘处长找到了她。当天,酒店经理亲自带队,带着一面锦旗前来致谢。直到这时裴攸宁才得知,那天突发心脏病的老太太因及时服药已转危为安,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已恢复意识。
酒店经理郑重地将锦旗交到裴攸宁手中,随后又递来一个信封:“为表感谢,酒店特意为您准备了一张贵宾卡和五千元奖金。”
几番推辞之下,最终在大领导的示意下,裴攸宁红着脸收下了这份心意。
单位对此非常重视,决定将她作为典型进行宣传。宣传科迅速跟进,采访她的事迹并撰写报道。一上午忙忙碌碌,却又充满光彩。酒店经理临走前还特意跟她交换了手机号码,说到店消费随时可以联系他。
幸福来得突然,捏着知名酒店的贵宾卡和厚实的奖金,裴攸宁觉得先前承担的风险都值得了。
这件事在单位内部很快传开。周三大会上,大领导点名表扬,裴攸宁一时间风头无两。
周五下午,她接连收到两个电话。第一个是影楼通知周末选片,第二个则来自酒店经理——他说老太太希望见她一面,当面致谢。
周六选片时,果然有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对方是位声音温和的中年女性:“是裴女士吗?我是您在大酒店救助的老人的家属。老太太想请您来家里坐坐,当面谢谢您。”
裴攸宁推辞了几次,对方却十分坚持:“裴女士,我家老太太刚出院,不方便外出。家里就我和她两个人,您不必有顾虑。”
话已至此,裴攸宁不好再拒,便要了地址,答应周日中午登门。
---
周日一早,裴攸宁将家里打扫干净,出门买了些新鲜水果和糕点,便打车前往约定地点。
目的地是一处静谧的院落,不同于常见的居民楼,这里仿佛是都市中的一方桃源,灰墙青瓦,颇有四合院的韵味。她轻叩门环,不久便有人应声开门。
开门的正是那日在包厢中的中年女子。她热情地迎裴攸宁进门:“裴女士快请进,老太太从早上就盼着您呢。”
女子引她穿过前院,绕过一栋雅致的二层小楼,来到后方一栋三层建筑前。踏上木质楼梯,她被带至二楼书房。
“蔡老师,裴女士来了!”女子推开门,侧身请她进去。
裴攸宁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书房——层高格外开阔,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房间中央也错落摆放着几排书柜,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旧纸的气息。
老人从宽大的写字台后起身,含笑相迎。裴攸宁将礼物轻放在门边,上前与对方握手。
“你好啊!”
“您好,蔡老师。”她随着女子的称呼礼貌问候。
“今天贸然请你来,希望没有打扰到你。”老人笑容慈祥,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眉眼间仍存着旧日的风雅,真可谓岁月从不败美人。
“您太客气了。”满室书香让裴攸宁不觉拘谨起来。
老人请她在真皮沙发落座,中间隔着一张红木小茶几。方才的女子——被称作“小赵”——端来茶盏,轻放在几上。
“小赵,把礼物收好。”老人转头笑道,“该是我们谢你,倒让你破费了。”
“一点心意而已。”裴攸宁有些不好意思,自已的礼物在这样的场合确实显得朴素。
老人不急不缓地谈起那日的情形。原来那天是她的生日,远在国外的儿子、儿媳和孙子专程回来为她庆生。她因情绪激动引发心脏病,幸亏裴攸宁的药及时缓解了症状,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之后他们多方寻找,才终于确认了裴攸宁的身份。“我儿子本想当面致谢,但公司事务繁忙,只好先回去了。”老人语气平和,眼中唯有恬淡的感激。
她取出一张银行卡递过来:“这是我儿子嘱咐我一定要转交的谢意,请你务必收下。”
裴攸宁一阵悸动——这电视剧般的情节竟发生在自已身上。看这宅院气派,卡里的数字定然不小。虽她急需资金投资,但这笔钱却不能收。
她连忙摆手:“真的不用!只是举手之劳,也是蔡老师您吉人天相。”
她不是不好奇金额,但理智终究占了上风。
老人似乎也不擅长这样的事,为难地笑道:“这可如何是好?我儿子千叮万嘱一定要送到。”
“真的不必了。今天能来您家吃顿饭,就已经很好了。”裴攸宁也不擅推拉,既然之前说好吃饭,这便是
最恰当的谢礼。
“我的命可比一顿饭值钱多了。”老人幽默地说。
“救您是天时地利,这已经为我积了福报了。”重生后的裴攸宁越发相信这些,并不觉得自已吃亏。
“如今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了。”蔡明华端详着眼前的女孩,眼中满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