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冰酪
◎唐绮的手在香囊上摩挲◎
到了酷暑天,最是炎热的时候。
宣贵妃寝宫的冰盆装得满,几个伺候的小宫女不敢懈怠,依偎在近前打扇。
里间灯亮,小内宦进门被凉意沁得舒爽,一时间都快忘了为什麽来。
他是傻站着,老嬷嬷从旁提点:“有何事你尽管说,娘娘今个儿心情好。”
小内宦这才醒神,对着贵妃榻上的美妇作揖说:“娘娘,官家今日不来了。”
宣贵妃先前还微微笑着,听了他的话,笑就没了,只剩下一脸的冷气。
“万岁爷去了哪里?”
她手边的石榴果刚褪去衣,一颗一颗紫红果肉被挤出偏淡的汁。
小内宦把脑袋埋得低,刚上差就被指来传话,传的还不是什麽好话,他心头自然是怕,打着哆嗦禀报:“去了元福宫。”
“呵。”宣贵妃冷哼一声,靠在凉木上不曾动,“二公主荣升御林军统领,她怕是脸都要笑烂了,这还没怎麽着,先学起那些不入流的,会争了。”
小内宦脚下发软,站着大气也不敢出。
饶是宣贵妃这个人,专宠多年,但出身不显赫,对待宫人多是体谅,来时大太监就告知过他,只管把话带到。
但眼下娘娘脸色却难看至极,他哪里好带完话转身就开溜。
倒是娘娘身旁在挑石榴的老嬷嬷先发了话,替他解围道:“小安子,你刚到御前当差不久吧?有些话听到了,有些话是不能听到了。话已传到,你先回。”
小内宦心里感恩戴德,什麽话不话的,他啥也没听到!
人一走,宣贵妃就将手里的石榴扔回果盘中,脸色比先前还差上几分。
老嬷嬷放下手中石榴果,跪到近前给她擦起手。
“娘娘何须恼,官家常年也不去元福宫几回,有时多半为着二公主去的。”
宣贵妃挥两下手,将跟前伺候的宫女全散了出去,这才稍坐起来。
“我不是恼,今日叫了亦儿来用晚膳,官家现下不来,他和于家姑娘的婚事就又不好提。”
老嬷嬷起身拿了团扇,缓慢摇着:“娘娘是担心大殿下那边麽?他和于家攀不上,老侯爷就这麽一个孙女儿,总不能嫁到大皇子府去当侧室,这二人没交集,大皇子妃也没那麽好相与,夫妻两个成亲两载,她没所出,屋里通房也不允。”
宣贵妃盯着碎掉的石榴籽看,细声道:“乳妈说得在理,可大殿下现在高升兵部尚书,他才二十七,历朝历代你见过哪个兵部尚书这麽年轻的?官家可怕是给予厚望,我怎能不急啊?就算我不急,罗家的叔伯们,也要催着我了。”
老嬷嬷知晓她心头的苦,跟着叹息一声。
“娘娘,您守罗家守得不已,这些年变着花样哄官家高兴,罗家人蒙您恩惠,岂敢在您面前来造次,他们急就由他们,咱先将眼下日子畅快了过。”
宣贵妃总算露出笑颜:“还是乳妈会疼我。”
主仆二人话说到了一半,老嬷嬷还未再次开口,外间小宫女进来了,立在屏风前禀说:“娘娘,三殿下到了。”
唐亦今日来得算早的,让他来用饭,他就只想着用饭,企图混过晚膳的时辰,这样就不必听宣贵妃十年如一日的悉心说教。
他穿着极薄的圆领绣枫白袍子,料软也透气,进了寝宫汗就被冷干了。
“亦儿。”宣贵妃复又微笑,穿好鞋袜,让嬷嬷搀着出来,“近日可还好?”
唐亦拱手行礼:“儿臣给母妃请安,都好。”
宣贵妃拉着他手,侧头吩咐宫女:“去传膳吧。”
那宫女退至门边转身出去,唐亦就扒开宣贵妃的手,说:“儿臣已大了,母妃莫再这样牵我。”
宣贵妃道:“好好好,不牵你,进去说话。”
到了贝蓝小圆桌前,宣贵妃拉唐亦坐,手上的扇子给他扇风。
唐亦不自在,但什麽也不说。
宣贵妃每见他一回就能开心好半晌,儿子大了,越发俊朗。
“亦儿,本宫问问你,你同于家妹妹处得可还好?”
里间没旁的人,唐亦听了仍旧是稍见脸红,“跟之前一样啊,每日一同听学,没有什麽不好的。”
宣贵妃瞧他腼腆,忍不住道:“儿啊,男子要想博取女子的欢心,可不能管书上那一套旧理,该说一些动听话时,你便得说。你若是怯了,唐国的好女儿会觉得你太不经事,何况于家姑娘是什麽出身?”
唐亦听到于家姑娘,耐心好上了许多,二人国子监听学已半年有馀,但于妹妹待他似乎又没有太过不一样,初见时是如何,如今还是如何,所以他才说没什麽不好,可似乎也没什麽好。
宣贵妃见他垂首不答,又教他道:“老侯爷多勇武,本宫暂不说,光是那于六小姐,年少时也是征战沙场的好将才,你想想这样的人家,见你话都说不出来两句,能有什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