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名将的下场,无外乎那几种可能。
昭南遍体生寒,离了傅觉止与他手下人的庇护,是第一次直面这种阴谋里的血雨腥风。
谭舟看了一眼身侧脸色微白的小王妃,叹了一声,直言不讳道:“所以王爷这伤,无论轻重,在那些人眼里,都是个绝好的由头。”
他轻嘶一声:“依我看,用不了多久,朝廷的旨意就该到了。”
昭南呼吸一屏。
“表面体恤王爷劳苦功高,身负重伤,命其返京静心调养。”
谭舟冷笑一声,觉得有些讽刺,话音不服气似的,咬得格外重:“至于这江东的平叛重任,自然只能另委贤能了。”
他看向昭南,为他说明这其中积弊:“王妃,这要将王爷召回阙京的体恤之名,才是此行真正的凶险。”
“江东未定,兵权旁落,朝中又有人存着歹心。王爷回京养伤……”
怕是要养出大患来。
昭南听得清清楚楚,此刻也想得明明白白。
静心修养。
若真如谭舟所言,过几天朝廷下达这般不识大局的旨意,那他们存的哪门子心思昭然若揭。
这不是体恤,也不是恩典。
让一个浴血破关,威震贼胆的主帅,在战局最吃紧的时候离开养伤,这是昏聩,是自毁,是过河拆桥,是让江东数十万军民,重新陷入血海。
昭南简直气得要命,拧着一双长眉,手里扇风的动作也气不过地狠狠加重。
炉里火星四溅。
傅觉止在前面浴血,将士们也以命相搏,换来的竟是这样的背後算计。
他们为了一己私欲,只想着剪除异己,只想着将镇北王这名政敌拉下马,便可以视江山社稷,袍泽性命为草芥了?
这种格局实在太小,太不体面,也太过卑劣。
让人寒心。
傅觉止守护着大昌,也算连带着护住了那群想要加害于他的人。
他已经做得够好了,也从来都没有错。
昭南不会认为这是徒劳,是无用功,更不会认为傅觉止的所作所为并不值得。
他必然有自己的思虑,有自己的底线,也有自己的考量,责任和愿景。
他的心血与功业,不应该被否定,更不应该让宵小之辈截取或者染指。
火炉上的汤药沸腾,小帐里面盈满了清苦的药味。
昭南心里堵得慌,闷得疼,手下的动作却下意识地更加轻缓细致。
他将熬好的药小心放进盏里,又从一旁端来一个红泥小炭炉,将药盏放上去温着。
傅觉止要是晌午能回来,将这伤药放去帅帐里温着,等用了膳食,喝起来肯定更方便。
昭南如此想着,端着小炭炉慢慢转身,一步一步挪去帐帘边,转过头朝谭舟说了句“小将军再见”,是要往回走了。
谭舟方才说了那麽多,现在也瞧见了王妃眉间那点沉闷的郁色。
应是自己说的那几句话牵起了坏心情。
他叹一口气,自是不能让王妃自个儿端着回帐,当即点了一队侍从,快步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