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过后,裴攸宁还没来得及理清自已纷乱的心绪,便接到了蔡老师的电话。电话那头,蔡老师的声音带着几分欣慰,说她的剧本被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看中了,对方很想当面和她聊聊。
裴攸宁平时关注娱乐圈,深知其中水深,下意识谨慎地问:“对方是男的还是女的?”
“好像是个女导演。”蔡明华回忆了一下答道。
听到是女性,裴攸宁稍稍松了口气,便答应见面。蔡老师将她的联系方式给了对方,没多久,双方就约好了在一家咖啡馆见面。
---
咖啡馆里飘着淡淡的烘焙香气,杨朔独自坐在卡座里,面前放着一份不算完整的剧本打印稿。不一会儿,门上的铃铛轻响,一个穿着素雅、目光明亮的女孩走了进来,四处张望。
杨朔抬手示意,裴攸宁走了过来,两人相视一笑。
“抱歉啊,路上有点堵车。”裴攸宁微微致意。
“没事,我也刚到。”杨朔的声音很温和,让人不自觉放松下来。
裴攸宁其实认得她——前世的杨朔几年后拍出过好几部爆款剧,在业内颇具名气。但此时的她,还只是一个刚起步、正在寻找机会的年轻导演,最多做过执行导演或副手。
点了两杯拿铁后,她们很快进入正题。杨朔开门见山,提出想以二十万买下这个剧本的拍摄版权。她坦言自已目前资金并不宽裕,正在努力找投资人,计划将这部片子拍出来送去参赛。
这个价格远超裴攸宁的预期,她猜其中多少有蔡老师人情的成分。但她没有显露惊喜,反而垂下眼帘,故作犹豫。
杨朔见状,又诚恳地补充:“如果电影最终能上映,你可以参与票房分红。”——这通常是成名编剧才有的待遇,新人很少能拿到这样的条件。
裴攸宁清楚这更像一张“空头支票”,小成本影片想在国内公映难度极大,最多也就是走电影节、拿个奖。但她还是伸出手,语气坚定:
“这是我的首作,也希望能成为杨导的第一部作品。这是一种缘分。钱不是最重要的,我最希望的是您能把我的心血搬上银幕,让更多人看到。”
杨朔听罢也露出笑容,郑重点头:“是啊,都是缘分。我会尽力拍出您想要的感觉。”
她们又就剧本细节聊了许久,越谈越投机的气氛弥漫在咖啡香气中。
后来剧本的版权登记事宜,仍是蔡老师托人帮忙办妥。款项也先打到蔡老师账户,她毫不犹豫地全数转给了裴攸宁。
“这怎么行?您前前后后忙了这么多,怎么能一分不留?如果没有您,这剧本根本卖不到这个价钱。”裴攸宁执意不肯收全款。
蔡明华却只是摆摆手,笑容慈祥而豁达:“我都这把年纪了,钱对我来说不过是个数字。你未来的路还长,还要成家立业,你更需要它。”
推辞不过,裴攸宁最终只好满怀感激地收下了这笔钱。
---
刚处理完剧本的事,就临近国庆。值班表排出来,她需在五号值班,这意味着她必须一号就动身前往北城。
为了节省时间,她难得“奢侈”了一回,决定乘飞机去。
这次她不打算搞“突然袭击”了,提前发了条消息给张伟:
【我国庆去北城玩~上次时间太赶,连城墙都没爬成!】
张伟几乎是秒回:【好,什么时候到?我去接你。】
十月一日中午,飞机平稳降落在北城机场。张伟如约等候,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箱,两人搭乘地铁径直前往华大。
为图方便,裴攸宁决定就直接住在校内的宾馆。
“我想订一间大床房。”她对前台说道。
“真不好意思,最近有学术会议,大床房都已经订满了。”服务员礼貌地回答。
“那标间呢?”她只好退而求其次。
“双人标间还有的,”服务员看了一眼她身旁安静站着的张伟,“请问您几位入住?”
“一间,就我住。”裴攸宁点点头,递上自已的身份证。
“计划住几天?”
“两天。”她这次来,本就是为了和他谈清楚。若他并无心意,她也不想久留、彼此尴尬。
“这么快就走?不是放七天假吗?”张伟闻言有些急。
“嗯……我还要值班。”她轻声解释。
他眼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却没多说什么,只是拿出自已的学生证和身份证递给前台:“用我的订吧,本校学生有折扣。”
裴攸宁看向他,他笑了笑,语气自然:“能便宜一点。”
她没再坚持,静静看着他付了款。
两人一同走到房间门口。裴攸宁打开门,张伟帮她把行李箱推进去。
“你先休息整理一下,我去楼下等你。”他说着就要转身。
“等一下,”她叫住他,“我把房费给你。”刚才在外不便,现在她自然不愿让他破费。
“别这么客气,你来我这儿,我招待你是应该的。”他摇摇头,不肯收。
裴攸宁只好作罢,转而说:“那明天我请你吃饭。”
他点头应下,正要往外走,她又开口道:“你就在这儿等吧,我洗把脸就好,很快。”
她想抓紧下午的时间出去逛逛,不想浪费这难得的午后。
怕他等得无聊,她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整理,只匆匆洗了脸就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