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相似的轮廓
《阿树》的拍摄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林溪的状态已经臻入化境,他与顾言深的合作也愈发默契。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两人就能明白彼此对镜头的要求。法国剧组的成员们,从最初对这位东方演员的好奇,彻底转变为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他们眼中,林溪不再是那个一鸣惊人的新人,而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用一种近乎苦修的方式,将自己献祭给了角色。
这天下午,拍摄的是一场海边的戏。
“阿树”在失明後,第一次独自来到海边。他看不见,只能用听觉丶嗅觉和皮肤的触觉,去感受大海的广阔与力量。
林溪赤着脚,踩在被阳光晒得温热的沙滩上。海风吹起他亚麻色的衬衫,黑色的丝带在他眼前,像一道无法逾越的界限。他伸出手,仿佛要触摸那无形的海浪声,脸上露出一种既迷茫又宁静的神情。
不远处,顾言深透过监视器看着这一幕,眼神专注而温柔。
这画面美得像一幅油画,充满了故事感。他知道,这部电影,成了。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早已开始涌动。
林溪的异军突起,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兴趣。一家以深度挖掘闻名的法国娱乐周刊,更是将他列为了下一期的封面人物候选。他们派出了最资深的记者,试图揭开这位神秘新星的过往。
顾言深动用自己的人脉,婉拒了所有正式的采访请求,他想给林溪一个绝对纯粹的创作环境。
但他终究低估了资本驱动下,媒体对爆点的渴望。
当法国的记者在林溪的履历——戏剧学院肄业——这一栏上找不到更多信息时,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的狗仔。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个混迹多年的娱乐记者,接下了这个活。他从戏剧学院的旧档案,到林溪父亲公司破産的商业新闻,一点点地挖掘,试图拼凑出林溪消失那五年的轨迹。
线索最终指向了盛世华影,指向了那个只手遮天的名字——沈倦。
但关于林溪与沈倦的关系,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直到,这位记者无意中翻阅盛世华影的企业发展史时,看到了一张尘封多年的老照片。
那是沈倦的母亲,那位曾在影坛留下惊鸿一瞥丶却英年早逝的传奇女演员——秦书韵,年轻时的一张剧照。
照片上的女人,穿着一身民国时期的旗袍,眉眼清冷,气质如兰,带着一种易碎的丶不食人间烟火的美。
记者在看到照片的瞬间,手里的烟灰都掉在了裤子上。
他立刻从电脑里调出林溪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高清照片,两相对比。
一样的凤眼,一样的薄唇,一样的丶带着疏离感的下颌线。
七分,至少有七分相似!
一个疯狂而刺激的故事,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他没有将这个发现卖给远在法国的同行,而是以一个高价,独家卖给了国内最擅长捕风捉影丶掀起舆论狂潮的娱乐营销号——“圈内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