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奶奶没有多叮嘱,只是将必要的法器交给她们:“送鬼比叫魂更危险,因为是要请走不愿意离开的魂魄。切记,要先礼后兵,好言相劝不成,再行强送之法。”
来到李大婶家,晓晓和雪穗立即感受到一股阴冷的气息。明明是午后阳光正好,这屋子却莫名阴森,仿佛阳光都刻意避开了这里。
雪穗先是在屋内四处查看,最后确定阴气最重的是西厢房。晓晓则与李大婶交谈,了解这家人的历史。
“这房子是我公公那辈建的,”李大婶回忆道,“听说建房子前,这里原本是一片坟地,但具体是什么人的坟,就不清楚了。”
晓晓心中有了底,与雪穗开始布置法事。她们先在屋内四角点燃特制的驱鬼香,然后在西厢房门口悬挂铜镜和符咒。
随着法事进行,屋内的温度开始下降,明明门窗紧闭,却有无名风起,吹得符咒哗哗作响。雪穗念诵送鬼咒语的声音在空荡的屋子里回荡,显得格外诡异。
突然,西厢房的门无风自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晓晓紧握桃木剑,警惕地盯着门内黑暗的空间。
雪穗的咒语声更加洪亮,她一边念咒,一边向门内撒糯米。就在这时,房内突然传来一声女人的叹息,凄婉而悠长。
李大婶吓得脸色惨白,差点晕过去。晓晓急忙扶住她,对雪穗使了个眼色。
雪穗会意,改变咒语内容,从强硬的送鬼咒变为温和的度咒。她声音柔和而慈悲,仿佛在安抚一个受伤的灵魂。
“无论您是谁,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都可以告诉我们,”雪穗轻声说道,“我们会尽力帮助您,但请您不要骚扰生人。”
房内突然传来啜泣声,若有若无,却清晰可闻。晓晓看到,在房内的黑暗中,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红色身影。
那是一个穿着旧式红嫁衣的女子,面色惨白,眼神哀怨。她无声地哭泣着,手指向屋外的某个方向。
雪穗继续念诵度咒,晓晓则顺着女鬼指的方向看去,现那是院子角落的一棵老槐树。
“李大婶,”晓晓突然问道,“那棵槐树下,是不是埋着什么东西?”
李大婶愣了一下,努力回忆:“听我公公说,建房子时生怪事,但后来请道士做法,怪事没了,就没挪地方,直接在上面建了院子。”
晓晓和雪穗明白了。晓晓对红色身影说道:“我们知道那下面有什么了,我们会为您重新安排安息之地,请您安心离去,不要再骚扰这家人。”
红色身影微微鞠躬,渐渐消散在空气中。屋内的温度恢复正常,那种阴森的感觉也消失了。
第二天,晓晓和雪穗让李家人挖开槐树下,果然现一具腐朽的棺材。她们择吉日将遗骨重新安葬在村外的公墓,做了法事度。
自此,李大婶家再无异状。
经历了这两次法事后,晓晓和雪穗逐渐建立了信心。她们继续学习奶奶传授的知识,同时创新性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法术结合——用摄像机记录草药采集和制作过程,用法术原理制作护身符和安神香在网上销售。
她们的视频越来越受欢迎,网友们既被美丽的田园生活吸引,也对神秘的法术文化感到好奇。许多人开始称呼她们为“枫叶神婆”,这个名号渐渐传开。
一年半时间转眼过去,晓晓和雪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神婆。她们定下规矩:穷苦人家看病治鬼分文不取,富人家则收取相应报酬,以此维持生计和购买法器药材。
深秋再次来临,枫叶红遍山野。晓晓和雪穗坐在院子里整理草药,夕阳为她们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
“还记得我们刚回来的时候吗?”雪穗轻声问道,“你经常做噩梦,我也总是担心我们会迷失在仇恨中。”
晓晓微微一笑,眼神宁静:“但现在不同了。每帮助一个人,每度一个灵魂,我就感觉内心的黑暗褪去一分。”
雪穗握住晓晓的手:“奶奶说得对,法术大多时候是用来救人的。”
这时,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封精致的请柬:“镇上的富赵德家请你们去看看,说是女儿被邪祟缠身,出价很高。”
晓晓和雪穗相视一笑。她们知道,这又将是一次新的挑战,但她们已经准备好了。
夕阳西下,天边燃起绚烂的晚霞,与满山枫叶相映成趣。晓晓即兴吟诵道:
枫红染秋山,烟霞绕田间。
法术承古意,仁心渡尘缘。
夜半驱鬼魅,晨采集药鲜。
不问名利事,但求众生安。
奶奶听后点头微笑,雪穗则深情地望着晓晓,知道她们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人生的方向。在这个宁静的乡村里,她们不仅治愈了他人,也治愈了自己。
喜欢灵异短篇故事集请大家收藏:dududu灵异短篇故事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