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一不留神就穿越的 > 第17章 夜宿黄河边(第1页)

第17章 夜宿黄河边(第1页)

黄河的涛声在黑夜里格外汹涌,卷着深秋的寒意,拍打着岸边的泥沙。叶青云背着那口沉甸甸的铸铁锅,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新兵队伍后面,裤脚早已被岸边的露水打湿,冷得像裹了层冰。锅沿硌着他的肩膀,旧伤处传来阵阵钝痛,每走一步,铁锅就“哐当”撞一下后背,像是在提醒他——从今往后,这口锅就是他在军营里的“武器”,也是他活下去的依靠。

“都快点!天黑前必须扎好营!”带队的老兵在前面吆喝,手里的火把映亮了他脸上的皱纹,“谁要是掉队,就自己在黄河边喂狼!”

队伍里没人敢应声,只有脚步声、喘息声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混着黄河的水声,在夜色里格外刺耳。叶青云抬头望了望,只见远处的天空暗得像泼了墨,几颗疏星挂在天边,冷风顺着衣领灌进去,冻得他打了个寒颤。他想起了吴店村的夜晚,虽然清贫,却有王二妮点的油灯,有李道然抽旱烟的火光,而这里,只有冰冷的黄河水和不知通往何方的黑暗。

好不容易跟着队伍在黄河边的一片空地上停下,叶青云刚想把背上的铁锅放下来,就被老兵喊住:“那个背锅的!别愣着!赶紧搭灶台,今晚要煮热粥,要是让兄弟们喝上凉的,看我怎么收拾你!”

“是!”叶青云连忙应着,忍着肩膀的酸痛,把铸铁锅放在地上。锅身足有半人高,黑乎乎的锅壁上结着厚厚的油垢,掂在手里至少有三十斤重——这就是他的“装备”,比其他新兵的木棍、镰刀还要笨重。他和另外两个负责伙房的新兵一起,找了几块石头垒成简易的灶台,又跑去远处的树林里捡柴火。

冷风越刮越紧,吹得树枝“呜呜”作响,像是在哭。叶青云抱着一捆柴火往回跑,路过黄河边时,忍不住停下脚步。浑浊的黄河水在夜色里泛着暗黄色的波光,远处隐约能看到军营的篝火,像星星一样散落在黑暗里。不知怎的,一句诗突然从脑海里冒出来,带着边塞的苍凉与悲壮: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他以前教学生时讲过的王之涣的《凉州词》,当时只觉得诗句豪迈,可此刻站在黄河边,身处即将开战的边境,才真正体会到诗里的悲凉——黄河滔滔,孤城耸立,春风吹不到的边塞,只有无尽的寒冷与战乱。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诗里的“孤城”一直坚守下去,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春风”吹度的那一天。

“什么呆!柴火够了吗?”一个新兵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叶青云回过神,连忙抱着柴火往灶台跑。

搭好灶台,点燃柴火,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铸铁锅的锅底,渐渐驱散了周围的寒意。叶青云蹲在灶台前,添柴、拨火,动作渐渐熟练起来。锅里的水慢慢烧开,冒着热气,另一个新兵把半袋霉的谷子倒进锅里,用木勺搅拌着。谷粒在锅里翻滚,散出一股淡淡的米香,虽然带着点霉味,却让周围的新兵们都凑了过来,眼神里满是期待。

“还是有口热粥喝舒服啊!”一个满脸风霜的新兵感叹道,“要是能再有点咸菜,就更好了。”

“知足吧!能活着喝上热粥,就比什么都强。”另一个新兵说,“听说前几天,有个队伍在半路遇到了蛮族的骑兵,全连就活下来三个人……”

这话让周围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起来。叶青云添柴火的手顿了顿,心里一阵紧。他想起了官差说的“边境大战”,想起了军营里听到的厮杀声,突然觉得背上的铁锅更重了——这口锅不仅要煮热粥,更要煮出活下去的希望,要是伙房出了差错,兄弟们没饭吃,怎么有力气打仗?怎么能活下去?

粥煮好后,叶青云和另外两个伙夫兵一起,用粗瓷碗给新兵们分粥。每个人的碗里只有小半碗稀粥,米少水多,可大家还是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喝着,生怕浪费一滴。轮到叶青云时,锅里只剩下一点粥底,他用木勺刮了刮锅底,把最后一点粥倒进碗里,慢慢喝着。热粥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暖意,却驱不散心里的紧张与不安。

夜深了,新兵们都钻进破旧的帐篷里睡觉,叶青云却还要收拾灶台、清点粮食。他把铸铁锅倒扣在灶台上,用布擦了擦锅壁上的油垢,又把剩下的柴火堆好,才靠着灶台坐下。冷风依旧在刮,黄河的涛声还在耳边回响,他摸了摸怀里李道然给的木叉,又想起了王二妮缝的布衫,眼泪忍不住涌了上来。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到吴店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养父母,可他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就算只是个背锅的伙夫兵,就算每天要劈柴、烧火、背着重锅赶路,他也要活下去——为了父母的期盼,为了那个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的家,也为了自己心里那点不甘放弃的希望。

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叶青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又背起了那口沉重的铸铁锅。新的一天开始了,他要跟着队伍继续赶路,朝着边境的方向走去。黄河的水还在滔滔流淌,冷风依旧在吹,可他的脚步却比昨天更坚定了些——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背着这口锅,背着对家的念想,好好活下去。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不留神就穿越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