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杀得那敌国士兵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桃花巷街角处,一位经验老道的说书人正被一群孩童簇拥着,讲述那位行侠仗义的枪客传奇。
他语调跌宕,表情生动,孩子们听得目不转睛,一张张小脸上尽是痴迷与崇拜,连连追问:“后来呢?后来呢?”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后来啊……”
刚从集市买完东西的少年,在此停留了一会儿。
见说书正酣,他便轻轻将代买的一袋蔬菜搁在说书人身旁,默默离去。
少年生得清秀,眉目温润,笑意如春风拂过,暖意融融。
一身白衣料子寻常,却浆洗得极为干净,通体素洁,一尘不染。
百花镇桃花巷的初春正午,日光渐暖,晒得青石板路面微微烫。
巷口那株老槐树已抽出嫩叶,新绿缀满枝头,风过时便筛下细碎的光影,在石板上无声摇曳。
两侧院墙攀着的蔷薇初结花苞,浅粉裹着银绒,静悄悄地沁出几分甜香。几家院门虚掩,内里传来掐菜苔、淘米水的细响,与远处集市浮动的人声交织,衬得巷子更显静谧。
“哟,小安来啦!”
“柳姨。”
没走出多远,秦安便来到一家裁缝铺前。
被唤作柳姨的老板娘快步迎出,脸上堆满亲切的笑意。
秦安也加快脚步上前,将手中物品放下,从中翻出两包专门为柳姨捎带的食材。
“柳姨,这是您的。”
“好嘞,总这么麻烦你,真过意不去。”
“您别客气,平时我也没少受您照顾。”
柳姨闻言笑了起来,连眼角的纹路都染着暖意。
“瞧我们小安,总是这么懂事。”
秦安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笑。
“柳姨,那我先回去了,还得赶着做饭呢。”
“不进来歇会儿?”
“下次吧。”
他提起剩下的东西,语气温和。
“路上当心啊。”
“好。”
柳姨站在店门口,望着那道瘦削的背影渐行渐远,不由得眼眶微热。
多好的孩子啊——
整条桃花巷的街坊,几乎没有谁没受过秦安的帮衬。
就像柳姨和说书先生,常常托他去小镇另一头的市集代买食材。
在大家眼里,秦安这孩子样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