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南蛮
帝长兴大概也明白沈御风的未尽之言,没有再客套下去,招呼着沈御风坐下。
沈御风犹豫片刻,又问起:“你身上的蛊毒。。。。。。”
帝长兴无所谓地笑笑:“虽然之前的确不知道他给我下了蛊,但,也不算太意外。”
沈御风默然片刻。他们早就清楚虎毒不食子这句话不适宜放在帝方遥身上,准确来说,是不适宜放在帝方遥帝长兴这对父子身上。
“这不算什麽。”帝长兴随口道,“他时刻能要我的命,我也没有一时不想他死,扯平了。”
沈御风没说话。
帝长兴又道:“不过还好,有孟先生和缪盈姑娘在,我只需要养上一阵子,还能习武,也还能上战场。”
帝长兴对上战场的执念超出了沈御风的预期,他还没多问,帝长兴就善解人意地开口:“将军有所不知,我母亲是京城人氏,但外祖曾是北境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母亲从前说,她从小就向往外祖描述的塞外飞天,缠绵风雪。说得多了,我也不免期待。”帝长兴道,“母亲去後,我一直想替她去看看。况且,去了北境,我就能摆脱他们,实在很难,不向往。”
沈御风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缘故,他半晌无言,最後只道:“好好养伤,来日北伐还需要你。”
帝长兴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谢将军。”
从帝长兴处出来,沈御风不由得感到沉闷,作为沈家独子,虽然算不上千娇百宠,但也差不离了,帝长兴的经历放在五年前,他真正十五岁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更无法理解的,那个时候的他甚至还带着“何不食肉糜”的天真,而如今两世蹉跎,心理年龄已经五十来岁的沈御风觉得这世上发生多离谱的事情都不算意外,却还是难免对帝长兴産生几分怜惜和同情。
即使帝长兴并不需要。
沈御风回到住处,刚好到了午饭时间。
帝常安说想吃的荷叶鸡刚刚端上桌,还冒着腾腾热气。
“回来了?吃饭吧。”帝常安坐在餐桌边,笑看他。
沈御风净了手坐在他身边,一边自然地执筷给帝常安夹菜,一边说起方才和帝长兴聊起的事情。
“再过几日,河州的事安排妥当後我们就回京,等京城的事处理完了,就让长兴去北境吧。”帝常安边吃边说,他从前也不知道帝长兴向往北境的理由里还有着母亲的影子,“帝方遥逃亡北夷,或许和北夷这一战要提前了。”
“与北夷的一战避无可避,早晚而已。”沈御风眉眼弯弯,“若是早些平定北境,你是不是可以早点把担子丢给承佑,陪我游山玩水了?”
“承佑现在才三岁。”帝常安嘴上说着,眼里却也不由得流露出向往的神色。
“我知道啊,等承佑十五岁的时候就可以监国了。”沈御风想了想前世帝承佑接手政务的时间,觉得稍微提前几年也不算为难他,“你想先去北境,还是南境?东南的海你也没有看过吧?”
帝常安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没去过。”
“我也没去过。”沈御风露出了遗憾的神色。
帝常安拍拍他的腿,说:“以後会有时间的,大楚的广阔天地,咱们一起去看。”
“好!”沈御风满意地点点头,又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帝常安的盘子里,“多吃点。”
“说起来,眼下河州的事走上日程,也该腾出手解决一下南蛮的事了。”
沈御风闻言放下了筷子:“你有什麽打算?”
“南朝国替帝方遥做了不少事,”帝常安微微笑道,“这笔账,就让缪盈姑娘替我去讨吧。”
“上位者的决定,我也不屑于殃及无辜百姓,但南蛮若不老实,我也不想留情。”
“你还是打算将缪盈送回南蛮夺权。”
帝常安应了一声:“前世她做得很好,後来南蛮一直偏安一隅未曾进犯。”
“御风,我对西南没什麽想法。”帝常安也放下了筷子,“西南雾瘴丛生,南疆与南蛮之间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习惯都有很大不同,拿下西南诸国不难,如何治理却是难题。”
“常安,我明白的。”沈御风安抚道,“南蛮北夷情况不同,南蛮诸国小而弱,很难真的对大楚産生威胁,只要他们不侵犯边境骚扰百姓,我们的确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帝常安盛了两碗汤,将其中一碗放在沈御风手边,听他道:“但北夷野心勃勃,若不除,必成大患。”
帝常安也清楚其中利害,思忖着回京後就着手准备北伐事宜。
“京城那边,延庆王府可控制住了?”沈御风忽然问道。
“八百里加急,消息已经传给侯爷和陆成蹊了。”帝常安回过神来,“延庆王府里还有帝长荣和帝方遥的几个侧室侍妾,以及庶子庶女。”
“帝方遥未必会在意他们。”沈御风道,“就是不知道帝方遥舍不舍得自己疼了近二十年的嫡子了。”
帝常安也很好奇这个结果,延庆王府已经被陆成蹊带城防军团团围住了,甚至还从主殿书房里搜到了不少东西。
这样看来,帝方遥原本真的没打算在河州动手,自然没做好王府会被搜查的准备。
郑啓文,不,应该是呼延文与帝方遥各有各的谋算,以至于走到这一步,还真不都是沈御风和帝常安他们的功劳。
午饭後,缪盈敲响了房门。
“缪盈前来向陛下,沈将军辞行。”缪盈语气恭敬,“谢陛下不计较蛊毒一事,依旧履行同缪盈的约定。”
“朕不是在帮你,亦是在为大楚筹谋。”帝常安语气淡淡的,“缪盈姑娘,朕会派人帮你,但真正能帮你和南朝国的,只有你自己。这五万人虽说是私兵叛党,但终归是大楚子民,这件事,朕希望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答复。”
“大楚无意压迫南蛮,也请缪盈姑娘履行你此前对朕许下的承诺。”
缪盈行了一礼,道:“若缪盈此行顺利,日後南朝国便对大楚俯首称臣,只求楚皇陛下庇佑。”
“朕绝不食言。”帝常安微微笑道,“恭祝缪盈公主此行顺利,救民于水火,扶国于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