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如何加固防御,难道城门的防御还不够?”
宁时毓擡手一礼後,神色恭敬道:“的确不够,若是玉玲城破,那麽百姓们将逃无可逃。”
一络腮胡壮实将领,愤怒道:“哪有还没出战时,就灭自己威风的。”
“实在可气。”
其馀衆人也愤怒附和。
宁时毓直言道:“战场之上论输赢,不讲威风。”
“谁都不能确定战事的结局,城中不仅有百姓,还有诸位的亲人。”
“她们大多是老弱妇孺,能跑得过敌人的铁骑吗?”
“在不确定的因素上,多加一重筹码,就多一份胜算。”
衆人这才沉默下来。
一番思虑後,一中年将领当即追问道:“要如何加?”
“如今形势紧急,难道还有再修瓮城或别的防御工事。”
“岂不给戎人,大好的机会进攻玉玲县城。”
大家一听中年将领说到了点子上,质疑声比方才还大。
“简直就是纸上谈兵,一窍不通。”
“是呀,我们打了这麽多仗,从来都是老老实实的,可不兴你们文人那一套投机取巧。”
刘意将军虽没明着拒绝,可他看向李慧珏的目光也多了一份疑问。
像是在说,这就是你西北军找来的谋事。
这下就连李慧珏都觉得他表哥的提议,有些不妥。
当即要小声阻拦时。
却听到宁时毓神色笃定道:“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换一种战术。”
“更不需修任何防御工事。”
“我们只需在城外的几处山林驻兵设卡,就能成一道天然防御隘口。”
说罢,宁时毓移步到沙盘边,指了指玉玲县城几处茂密的山林。
从地势上来看,这几处山林交错分布,像极了一重门过後,又一重门。
巧妙地把玉玲县城围拢在了一起。
若戎人进了玉玲县的地界,几方合力,便可把他们包抄在一处。
里应外合,来个一网打尽。
经他一指,衆人这才豁然开朗,看得明明白白。
只要戎人在玉玲城一败,再度夺回岭南城也就容易多了。
那络腮胡的壮汉,也是方才反对宁时毓声音最大的那人。
重重一拍膝盖,“哎呀,我们怎麽就没想到,此法甚妙,真是妙计。”
“先生,翁某有眼不识泰山,方才出言不逊,真是不该。”
衆人也跟着叫好,称赞其宁时毓来。
主帅刘意也从方才的质疑,到此刻露出的欣赏之色。
“果然西北军人才济济,观察入微,本将都没想到借用如此巧力。”
“把重心全都放在了城门防守上。”
李慧珏听有人夸他表哥,神色得意起来。
然而,面对恭维之词,宁时毓不见半点自满。
反倒神色恭敬道出佩服之言,“将军和衆将士们,一心系着城中百姓的安危。在戎人的强攻下,能守着玉玲县城已是不易。”
“让在下以及西北将士们钦佩不已,也让南境的百姓们铭记于心。”
“我等只能从旁协助,敢如此提议,也是因为将军和南境的将士们熟悉岭南的山势,擅长作战布局。”
“否则,在下也不敢贸然建议。”
刘将军听他无半点越矩争功的意思,并摆明他西北援军的立场,说的都是他和自己的部下的好。
让刘意方才技不如人的尴尬,也得到了缓解。
内心极为满意,哈哈大笑道:“既然这位先生,这般相信本将。”
“那麽此次入山林,还是用我们南境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