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 > 第164章 没有碳卖给他们了(第1页)

第164章 没有碳卖给他们了(第1页)

“这……这就成了?”赵七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

顾文珏没有回答,他放下铁锤,用铁钳夹起那块尚有余温的粗钢,翻来覆去地看。

程之韵的心彻底定了下来。

她走上前,递过去一块湿布巾。

“先擦把脸,吃饭。”她没有多问,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激动。

可就是这份平静,让顾文珏心头那股因为极致专注而紧绷的弦,慢慢松了下来。

他接过布巾,胡乱在脸上一抹,露出了几道干净的皮肤。“嗯。”

“二叔,那块铁,是不是就能做成小刀了?”顾南舟好奇地问,眼睛里闪着崇拜的光。

“还不行。”顾文珏难得地有了耐心解释,“它现在还很粗糙,要把它变成能用的钢,需要反复折叠,捶打上千次,甚至上万次,把里面的杂质都去掉。”

上万次!林颂宜和赵七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得是多大的功夫!

程之韵默默地给顾文珏的碗里夹了一大块肉。

从第二天开始,小院里就“当!当!当!当!”直响。

而小院的另一边,则是充满了烟火气。

“大嫂你看,这个元宝的角要圆润一点,才显得有福气。”

“南舟,你这片铜钱切得太厚了,客人一口咬下去,还以为是吃姜片呢!”

“明珠,对,就这样,慢慢来,别切到手。”

程之韵让林颂宜带着两个孩子,专心练习雕刻胡萝卜和冬笋。

王员外家二十桌的订单,需要的“金玉”数量可不是个小数目。她不能等到寿宴前一天才手忙脚乱。

林颂宜起初还觉得让孩子做这个有些不妥,但很快就现,当南舟和明珠专注于把一块胡萝卜变成一个漂亮的元宝时,他们脸上的惶恐和不安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孩子气的认真和专注。

忙碌,确实是驱散恐惧的最好办法。

赵七则成了大管家,每天驾着马车,奔波于镇子和村子之间。

今天买几十斤最好的面粉,明天拉一车最新鲜的蔬菜。程之韵给他的钱袋子总是鼓鼓囊囊的,他也从不乱花一分钱,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

次日清晨,当程之韵端着早饭推开他房门时,看到他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件东西。

那是一把不到三寸长的,极其细小的锉刀。刀身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刀柄用一块废弃的木料包裹,握持感极好。

他正用这把新生的锉刀,轻轻地在那块废弃的钢针断面上打磨。

细微的摩擦声响起,坚硬的钢针断面上,竟被锉下了一丝丝银白色的金属粉末。

他居然真的做好了!程之韵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顾文珏抬起头,将那把小小的锉刀递给她。

“第一件。”他的声音沙哑,眼中的血丝比三天前更重,但那份创造者独有的喜悦,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程之韵接过那把锉刀,入手冰凉,分量十足。她能感觉到这件小小的工具里,蕴含着多么惊人的心血和技艺。

然而,还不等大家高兴太久,新的难题就摆在了眼前。

赵七从镇上拉着一车木炭回来,脸色却难看得厉害。

“姐,出事了。”他跳下马车,声音压得极低,“镇上最好的那家炭行,突然把价钱提了三成!而且还说,以后每天只卖给我们一百斤。”

“什么?”程之韵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为什么?”

“我打听了。”赵七抹了一把汗,“说是最近京里来了大客商,把好炭都包圆了。我瞅着不对劲,那炭行的掌柜说话时眼神躲躲闪闪的,倒像是……倒像是在故意为难我们!”

程之韵的心往下一沉。

顾文珏炼钢,用的不是普通木炭,而是那种耐烧、火力猛的精炼硬炭。那东西本就价高,再提三成,还限量,简直是釜底抽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