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还未亮透,小院里已经是一片井然有序的忙碌。
那座新砌的干馏窑炉经过一夜的温养,此刻正散着温和的热量。
顾文珏没有睡,他守了窑炉一夜,精准地控制着火候,此刻正拿着炭笔,在那几本泛黄的手札旁,绘制着更为精细的零件改良图。
程之韵则成了总指挥。
“大嫂,鸡和肉都用油纸包好,放进这个新做的食盒里,能保温。”她递过去一个里面铺了厚厚棉布的大木箱。
“赵七,马车角落里垫上干草,别把食盒颠坏了。木板招牌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字要朝外!”
“南舟,明珠,你们今天在家里跟大嫂一起练习雕萝卜,顺便看家,好不好?”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惶恐,反而带着一丝参与大事的兴奋。
一切准备就绪。
赵七驾着马车,程之韵坐在他旁边,两人缓缓驶出院门。
食盒的盖子留了一条缝,那霸道,混合着果木清香的烤肉味,就这么丝丝缕缕地飘散出来,勾得赵七不停地咽口水。
“姐,你说……能卖得出去吗?”赵七心里还是有点打鼓,毕竟镇上那几家熟食铺子,都是开了十几年的老店了。
“能不能,不是我们说了算。”程之韵看着前方渐渐热闹起来的镇子轮廓,语气平静,“是客人的嘴说了算。”
他们没有去店铺林立的南街,那里是刘记烧鸡和各家熟食铺的地盘。
程之韵选了镇子东头,一个靠近码头的十字路口。
这里人来人往,有下船的脚夫,有赶集的乡民,也有来往的客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最是热闹。
马车停稳,赵七麻利地卸下一张小木桌,将那个大食盒稳稳地放在上面。程之韵则将那块写着“顾氏秘制烤肉”的木板招牌,高高地挂在了马车最显眼的位置。
摊子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程之韵打开食盒,将一只烤得金黄油亮的烤鸡和一块酱色诱人的五花肉摆了出来。
热气伴随着浓香,轰然散开。
那一瞬间,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一个刚从码头扛完包,满身是汗的脚夫正准备去买两个炊饼充饥,鼻子猛地一抽,脚步就顿住了。
“嚯!这是什么味儿?”
“好家伙,香得人脑门子晕!”
周围的路人纷纷循着香味望了过来,很快,简陋的小摊前就围了一小圈人。
“老板娘,你这卖的什么啊?”有人好奇地问。
“顾氏秘制烤肉。”程之韵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刀,对着那块五花肉,轻轻一切。
“咔嚓”一声,那是烤得焦脆的外皮碎裂的声音清脆悦耳。
她切下一小片薄薄的肉,那肉片肥瘦相间,层次分明,被烤出的油脂还在微微颤动。
“各位走过路过,尝一尝。”她没有急着报价,而是将那片肉,用竹签插着,递给了最先被香味吸引过来的那个脚夫,“刚出炉的,尝个鲜。”
那脚夫看着那片还在冒油的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一口塞进嘴里。
他咀嚼的动作,猛地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