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民国写文日常 > 第69章 战争伊始 1932年(第1页)

第69章 战争伊始 1932年(第1页)

第69章战争伊始1932年

忙碌了一天,身体终于能够得到放松,文薰睡得极好。第二天清早,她被楼下的声音吵醒,迷迷糊糊,她感受到霞章从身边起来。她听到了王妈的声音,清楚大概有事,可身体就是懒洋洋的不愿意动弹。她翻了个身,眯着眼睛看着他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小心地带上门。

那份体贴让她连下楼梯的声音都没能听见。

文薰等了一会儿,听到楼下没了动静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麽。眨眼间,她逐渐清醒。她回头看着似乎大亮的天色,撑着身子从床上坐起来。她光着脚踩着地毯来到窗边,拉开窗帘後撑着窗台探出身子往下看。

她看见霞章端着一盆兰花在门口同谁说话。

兰花?

困意瞬间堙灭。文薰转回去穿上拖鞋,披了件外衣便嗒吧嗒吧地跑下楼。

来人已被送走,王妈重新关上大门。她回头,见到文薰穿着睡衣下来,好一番嫌弃:“衣衫不整,叫外人见了像什麽样子。”

文薰朝她讨好地笑笑,持有“听见了但不打算改”的顽固态度。霞章也知道她急着做什麽,抱着兰花来到她身边,献宝似的举给她看。

这兰花被养得好极了。文薰左右打量着它,忍不住伸手轻抚着肥大的叶面,就像在抚摸小孩的头发。

“是那盆?”

她特意送来临安陪着霞章的那盆。

“是啊,暑假没特意留人照看,我在离开时便把它交给任满先生照看。任满先生你还记得吗?那位养花高手。”

“记得,那位园艺家,国画家。”

文薰的记性也很好的。

霞章见她兴致勃勃,又把花盆换了个方向,给她看另一边兰花开的花苞。这般硕果,看得文薰心情愉悦,忍不住道:“院子门口不是有花坛吗?空着怪可惜的,我们也应该再种些花草,到了明年春天,就有满园春色了。”

霞章畅想着那般场景,也生出期待,“那我们哪天抽空,一起去市场里买花苗。”

种些花,装点屋子,同时也是装点生活。

因着这个插曲,今天去上班的路上,文薰顺势跟霞章讨论起法布尔的《昆虫记》来。

“那本书我还没有看过。”对这种外文书,霞章的涉猎是不如文薰广泛的。

文薰道:“我读高中时,从孟老师那里借过英文原版阅读,说来,那也是一本趣味性极强的科普类书籍了。不,再严谨些,它能被分到自然科学类。”

这麽一说霞章更想看了,“这本书有中文译本吗?”

“这个就不太知道了。”文薰回国才一年,有很多讯息她都没能来得及了解。

霞章略有遗憾,“如果胥载先生还在沪市就好了。”

前段时间霞章收到了胥载先生的来信,他现在已经在湖南大学任职,且对当地的生活环境适应良好。每日授课之馀,便是登岳麓,看湘江,好不快活。

霞章转念一想,又道:“对了,大约是这个月月中,丁先生那边便会代表译者联盟向各位成员发调查书。到时候你把这本书写上去,如果界内还没有人翻译,且大家在会议上评估这本书有价值的话,联盟就会组织人翻译。”

文薰点头,一时喜不自胜,“照这麽说,我还有好多书目想写上去呢。”

去年接了《茶花女》的任务,到今年春天时她便提前完成。後来这段时间,她主动翻译了第二本——一本叫《钟楼》的法国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文薰去年就有这类决心,要等自己羽翼丰满之际便去翻译自己想要翻译的小说,这回的《钟楼》便是一次尝试。

现在全世界的国家都处于一个大改革的时期。各国的积弊不一定相同,可人民的反抗绝对有参考意义。《钟楼》译本的面世会给国内的革命环境带来多大影响,文薰不能预见,可至少强过什麽也不做吧。

文薰也不怕父亲看见,不说她现在背靠译者联盟,就算父亲真的生气,明年那会儿说不定她已经去北方了。

离了大半个中国,父亲再生气,除了写家书骂她,还能怎麽样?

文薰怀抱着侥幸,又或者是有恃无恐,她的胆子越想越大,她决定把《钟楼》翻译完再干一票大的!

父亲,对不起了。在这一瞬间,文薰连到时候给父亲道歉时的措辞都想好了:“身已许国,无法顾家,女儿不孝,万请珍重。”

她把这句话放在脑海中用各种语气过了一遍,又模拟起父亲恼怒的各种画面。她揽着霞章的胳膊,心中涌起的那种辜负长辈心意的内疚和做“坏”事成功的兴奋劲儿打了起来,让她一会儿苦恼,一会儿偷笑。

霞章望着她流露于面的表情,此时此刻心中只有两个字:

可爱。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文薰也算在南方文坛中稍有名气,是以在给学生们上课时,没再出现学生当堂质疑的插曲。大约是受到校风的影响,临安大学的学生一旦上课,便进入了全神贯注模式,他们就像海绵一般,拼命地吸取着她教授的知识,无心理会其他。

而文薰呢,在这种氛围中更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産生极大的热情。大概这世上所有的先生都是一样的,只要学生们认真学习,能有进步,哪怕受苦受累,也是甘之如饴。

眼看9月就这麽过了两个星期。这个周末,文薰同霞章回沪市复诊,同时也带回来了一些月季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