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宋民国家庭日常 > 第85章 衡山脚下 论文学院之教学(第2页)

第85章 衡山脚下 论文学院之教学(第2页)

于是便个人举手,从历史到天文,到政治丶法律丶甚至英文丶俄文连带着各种译本,热门的,冷门的,偏门的,都找来图书随机翻页请霞章背诵。

这场测试经历了六个小时,从傍晚7点半到凌晨2点半。

期间,霞章喝了两壶水,背出各类各科图书百馀本,无一错漏。

只是到最後,因用脑过度,时间又太晚,他坐在台上难免露出困倦。

文薰也是第一次见霞章露出这手功夫,她凝视着他,眼神已经和在场所有的教授趋近相同。

莫霞章从此时此刻,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就是行走的“南开大学图书馆”。

甚至是,以後如果有更多的书遗漏,霞章都能从中补齐。

他就是中国的“古籍馆”!

伏建高拉开椅子,第一时间站了起来。

“诸位,我想,现在应该不用试了。”因为激动,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在场的文人一路求学而来,都是被冠以“天才”之名,又见过各色的“天才”。过目不忘对天才来说,是很容易能接受的事。

伏建高走到台上,抓着霞章的胳膊轻轻拍了拍,目光像是在看待一件宝贝。

他已经打算将这件事发电去潭州,告知三位校长了。

11月1日,潭州临时大学举办了开学仪式,文学院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也请学生们到操场上进行仪式。

自此,流亡了将近三个月的清华丶北大丶南开三校的学生丶教授终于重回学堂,正式复课。

前方的战况不断传来,衡州地区不比已经成为全国大後方的潭州,这里地处偏僻,连报纸都要迟三日才能送来。可大家的求学之心未泯。文薰在课馀时间,开始整理编写自己掌握的翻译之法,想为国内的外文学习课本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她又接过霞章的工作,将一路走来的民歌民谣编辑成册後,还跟着其他教语言的老师们一起收集衡州本地的口音,研究方言,研究湘南语言。

湘南此地十里不同音,是天然的古汉语研究取材之地。再加上风景秀美,又能感受湘南人的“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楚文化精神,在一干教授眼里是不可多得的治学之地。

而霞章,这段时间都在费心将那些古籍默写下来。

某种程度上,他牺牲了自己做学问的时间。

可那又如何?不论是自己做学问,还是恢复古籍,他在做的一直都是有助于学生丶有利于民族的事,这样便足够了。

学校的课照常上着,一切都那样平静,好似战争从未发生过。

“这样可不行啊,”一天,文薰就听着同办公室的教授感慨:“太安逸了,很容易让学生们松懈下来。咱们地处湘南,这可是范文正公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的湘南。不行,得找个办法,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不要忘记居安思危。”

文薰听着他的话,觉得有理,正思考着,伏先生兴高采烈地提着衣摆走了进来。

他对着一屋子的教授道:“明天我邀请了金陵丶延安两方的代表人物来学校演讲,大家感兴趣的,都可以去旁听。”

战时,两D已经达成了抗日合作,可如今的衡州毕竟是金陵政府治下之地。

文薰问:“这等人物,伏先生怎麽请来的?”

伏建高喘了口气,“也是我厚着脸皮让卫先生想办法求来的。”

不是伏建高主动这样做,是实在被学生们缠得没有办法。他们不知从哪儿得知,潭州地区的学生们隔三差五便有各种战争名流到校给学生们讲思想,讲战况。这种待遇衡州从来没有过。一群学生便找到伏先生,央求他:“可不能忘此失彼,区别对待,把我们文学院的学生当後娘养的啊。”

这句话俗的雅的一块儿来,让伏先生根本没功夫招架。

什麽亲娘後娘的?

临时大学内部本来就处在磨合期,可不能再多一个“文学院与其他学院”的矛盾。

此次,特别请到两党人物,演讲就在三天後,文薰和霞章都抽空去旁听。

只是没料想到,在课堂上等来的金陵政府方派来的人,居然是那天见到的莫家的三堂兄。

他也是好久未曾重入教室,此次登台,还被学生们称为“华章先生”。

下课後,莫华章并没有额外注意文薰丶霞章俩夫妻,径自去找了伏建高。

直到一日後,文薰才得知,三堂兄此次奉命来接手临时大学的守备,日後衡州的文学院便由莫华章带着人守卫师生安全。

文薰还曾想过,是不是莫家在其中出了力。後来再一思量,怕是正是因为霞章在此,金陵政府才把华章派来。

金陵政府高层不乏一些精英出身的官员,可就这几年来看,那群“少爷兵”除非自愿,是很少被派往前线的。

文薰捏着已经被翻软了的《宣言》,又陷入了深思之中。

当然,哪怕“躲”入後方,也未必能躲过日本人的追击。前方战事愈烈,後方也不太平。先有潭州地区遭遇日本人飞机频繁轰炸,没过了两天,衡州地区的领空也出现了日本人的飞机。

当时文薰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炮火便这麽来了。

她第一时间慌了一下,等她擡头,看到头顶天花板上落下来的墙灰,又瞬间恢复镇静,组织学生往外撤。

“大家排成两队,不要拥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