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民国女配日常 > 第62章 战斗结果 大部分都是好的(第1页)

第62章 战斗结果 大部分都是好的(第1页)

第62章战斗结果大部分都是好的

不管读到报纸的男士们是何种心情,借着这个机会,计划进入第二个阶段。

自上回带起话题就隐匿起来的胥载先生又重新投出一篇文章,大张旗鼓地“点评”中国自古以来的各色妻子形象。

他的这篇杂文连载了三天,民衆们也在这三天加强了对现代婚姻的各项讨论。

某报社于此时走上街头,采访男士们对于未来妻子的幻想。

“喜欢温柔顾家的妻子。”

“喜欢体贴会疼人的妻子。”

“喜欢做饭好吃的妻子。”

最初,大家的要求还算正常。後来,当更多的人加入讨论,大家又都认为还是读了书的妻子会好一些。

有些人甚至假借例子,摆出事实来证明此观点有多先进:“不然一些社会名流为什麽会喜欢娶女学生做妻子呢?”

是啊,那些喜欢发表冠冕堂皇声明的文人们,可一个个都是在离开封建包办婚姻後,选择了和女学生结婚。

或许是从中开悟,各色各样的言论在某一天变得统一,男士们都开始改变口风,赞同“女学生是最适合最妻子”的这种观点。

换言之:要娶,最好娶一个有文化的贤惠妻子。

有人在不经意间提到:

“送女孩子们去读寻常大学,还不如送她们去读专门培养妻子的大学,反正她们学寻常知识也没多大用处。沪市好像就有一所日本人创办的女校,名字叫藤原高中的,我看那所学校就就很好嘛。”

藤原高中的课程便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完全展现在公衆面前——完全是校方听到被很多人的额外关注後,主动发出来的,其目的便是为了今年下半年能招收更多的学生。

端看藤原高中的课程表,学生们的主要文化课是学习一些《女德》《女诫》的古籍,更多的实践实操课是一些烹饪厨艺丶针织缝纫,亲手育儿丶服侍丈夫丶照顾公婆之类的技能,甚至细分到展示学员每个月每个学期能学到什麽东西。

男士们仅仅只是观看课程内容表,便开始幻想拥有这样的一位妻子的生活。

“既能上得厅堂,又能下得厨房,娶这样的老婆才不枉来人世间做一回男人!”

看到衆人沉浸,藤原高中的招生部仿佛也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于是更加不留馀力地宣传本校,到处投放广告,哪怕是孙乐和创建的《江东杂谈》之类的小报,都收到了藤原女校的广告委托。

知名女星周黛黛更是受邀给藤原女校拍摄了一组宣传画报。

在藤原女校的名声遍布整个江浙地区,俨然要成为“中国贤妻”的代名词时,报纸上却又开始出现一类仿自诉文章。

《拥有一位“贤妻”学校毕业的姐姐是种什麽体验》

《娶了藤原高校的女学生後,我的生活变成了这样》

《我与“贤妻”的二三事》

……

这类文章仅仅只是标题便吸引到了许多人,可当读者们看完整个故事时,记在心里的却只有一个个悲剧。

姐姐顶着“贤妻”的名字毕业,结婚,婚後却还是被丈夫活活打死。

妻子是一见钟情的意中人,可婚後丈夫却发现她被学校教育得失去了思想,她仿佛是一只木偶,自甘堕落为整个家庭的女佣。

我是新社会的男人,新社会的父亲,我开明地希望我的女儿能拥有更好的未来,可是我那位贤妻却要亲手折断女儿的翅膀,让她成为另一位贤妻……

此类故事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吓人,看到最後,整个社会甚至都恐慌起来:

现代婚姻怎麽了?难道女人结了婚,就代表着失去灵魂吗?我们不是刚开始走上进步之途吗?这世上还有幸福可言吗?

有人说,这些故事都是瞎编的,是报社为了订阅率登出来吸人眼球的。不等这种说法传播,一直在等着合适机会的钟宝瑶迅速发表了“廖柔惠”的故事。

除了柔惠的亲身经历,紧随其後还有一整篇廖柔惠丈夫的专访。该采访以第一视角,详细讲述了丈夫眼中与柔惠的这段婚姻。大段大段的文字报道旁,还有简洁的,经当事人允许後刊登在旁的结婚照。

多麽般配的金童玉女。

可现实不是童话故事,也非才子佳人,而是真实的落地的生活。

真实往往是不好看的,更别说描述故事的记者的本意是为了揭露。采访面世後,在读者们的高度信任下,几乎是整个社会都陷入了“心疼柔惠,批判丈夫”的风波中。

还不待民衆们的心脏得到休息,更多报社开始放出更多藤原高中毕业生的现实生活案例。

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来,连总统府内都有所耳闻。

为了安抚民心,总统夫人不得不主动为此事发声:“我认为,婚姻的幸福在于互相尊重……”

因受恶劣事件影响,许多的民衆在接受这类婚姻关系采访时都要骂几句表达力量,同时也要严肃声明,自己想要结婚组建家庭是为了追求幸福,绝不是想要控制妻子。

金陵政府考虑到如今的情形,不得不重新重视是否要设立“婚内暴力罪”,且根据个体情节加重量刑。

当全社会的关注拉到最大时,由胥载先生创办的《时语》周刊上,刊登了他在此事中发表的第三篇文章。

这篇文章图穷匕见,在一切铺垫就位後,用最直接的方式,举出各种例子揭开了藤原女校恶意毒害中国女人的真面目。

能逼得胥载先生出面的事,还能有错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