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琉璃与裴承先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伸手缓缓掀开了盒盖。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卷明黄色的绢帛!她小心翼翼地展开,借着灯光,看清了上面的字迹——那是一封诏书!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亲笔手书!而诏书的内容,竟是……确立当今陛下李治为太子後,密令必要时可废黜其位,改立吴王李恪的密诏!诏书中直言李治“仁弱”,恐“非守成之主”,而李恪“英果类己”!
这封密诏的存在,意味着当今陛下的法统,从一开始就并非绝对稳固!它是一柄悬在陛下和武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此诏公之于衆,必将引发朝局巨震,甚至可能动摇国本!难怪太宗要将其密藏,难怪霍王丶柳奭乃至“玄龟”都对此念念不忘!
林琉璃将密诏原样放回,盖上铜匣,与裴承先迅速退出密室,将入口恢复原状。一切仿佛从未发生。
带着这惊世的秘密,林琉璃连夜入立政殿复命。
武後仔细听完了她的禀报,看着那卷被她带出的密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指尖微微颤抖。良久,她伸出手,轻轻抚过那明黄的绢帛,仿佛在触摸一个时代的幽灵。
“原来……先帝心中,始终未曾真正属意于陛下……”她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有释然,有愤怒,更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冰冷。
她擡起眼,看向林琉璃,目光已恢复了一贯的沉静与锐利:“琉璃,你又一次,帮了本宫,也帮了陛下一个大忙。”
“此乃臣妾分内之事。”
武後微微颔首,将密诏凑近烛火。跳跃的火苗瞬间吞噬了那卷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绢帛,化作一小撮灰烬。
“从此,世间再无此物。”武後的声音在寂静的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黎明前最黑暗的夜空。
“霍王丶柳奭丶徐贤妃丶王德俭……还有那个藏头露尾的‘玄龟’……”武後轻声列举着一个个倒下的对手,语气平淡,却蕴含着无上的威仪,“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借此物,否定陛下,否定本宫。如今,这条路,断了。”
她转过身,凤眸中光华流转,落在林琉璃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激赏丶信赖,以及一种……近乎托付的郑重。
“琉璃,从掖庭到昭容,你一路走来,艰辛备尝,亦屡建奇功。如今宫闱初定,朝局渐稳,然帝国前路,依旧漫长。本宫身边,需要你这等既有霹雳手段,又有玲珑心思的臂助。”
林琉璃心中微动,知道这并非简单的褒奖。
武後缓缓走回御座,取过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诏书,亲自递到林琉璃面前。
“陛下与本宫决议,晋你为正二品昭仪,赐号‘敏’,仍兼领宫正司。望你谨守‘敏’字,明察秋毫,持身以正,辅佐本宫,共安社稷。”
昭仪!九嫔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後与四妃!更是赐予了封号“敏”!这是无上的荣宠与肯定!
林琉璃(现在应称敏昭仪)深深拜下:“臣妾,谢陛下丶皇後娘娘隆恩!定当竭尽驽钝,不负圣望!”
走出立政殿时,天光已微亮。晨曦刺破云层,洒在巍峨的宫阙之上。林琉璃站在高高的汉白玉台阶上,俯瞰着脚下渐渐苏醒的长安城。
从现代职场小白,到掖庭受苦的婢女,再到如今地位尊崇的敏昭仪,这一路充满了荆棘丶算计与生死考验。她凭借现代的知识丶坚韧的意志和一次次精准的抉择,终于在这大唐後宫登上了权力的高峰。
霍王丶柳奭等明面上的敌人已然覆灭,“玄龟”随着密诏的销毁,也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威胁大减。宫闱之内,再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
然而,她深知,权力的巅峰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武後的野心绝不会止步于後宫,帝国的未来依旧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而她,林琉璃,这位来自千年後的灵魂,已将自身的命运与这盛唐的脉搏紧密相连。
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此刻,她站在这里,身份尊贵,权柄在握,更有那位即将开创一代女皇传奇的至尊作为倚仗。
她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上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