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经营古镇 > 第48章 第 48 章 路晓琪雄心壮志打算做(第1页)

第48章 第 48 章 路晓琪雄心壮志打算做(第1页)

第48章第48章路晓琪雄心壮志,打算做……

坐堂大夫叫钱关山,这间诊所便是他爹钱成海所开。钱成海之前是清河市中医院的老院长,而且是从临床一线提拔上去有真材实料那种,省级名医。他退休之後闲不住,便又在安平县开了这间诊所,口碑很好。

最近这段时间,钱成海去省城开研讨会,又被省城医学院邀请讲学,诊所便交给了儿子钱关山和孙子打理。

钱成海是个人物,儿子钱关山却没有什麽学医的天赋,却偏偏志大才疏。

他跟着钱成海学了二十几年医,自诩虽水平还比不上老子,但也能算得上是清河市翘楚。他在行业内这麽久,自t然也明白不要随意给别人改方子,不要在患者面前评价其主治大夫这条潜规则,可他这次忍不了。

这人将经典汤方改得简直面目全非,剂量改一改很常见,可他竟然连配伍也给改了。而且钱关山有点看不懂这配伍的逻辑。

肯定是乱来的!

陈美玲听到他说的,愣了一瞬,脸上闪过几分纠结,但最後还是将汤方拿过来,很不悦:“你们还要不要抓药了?不抓的话我们去其他地方了。”

不知怎的,她愿意相信刚才那位张大夫。而且既然选择了他,那就不要变来变去。

钱关山的儿子也就是抓药小哥钱博江赶紧将方子接过来,抱歉说:“抓,当然抓!”

他在暗地里扯了扯自家老爸的衣裳,钱关山哼了一声,倒是没有再说什麽。

待到陈美玲走了之後,钱博江这才叹了口气,头大地说:“爸,这易方如易将,您公开质疑别人的原方这可是大忌!要是让爷爷知道了,非得打电话来骂你一顿不可!”

他这爸爸简直了。

他搬出钱成海,钱关山有些心虚,但依然梗着脖子:“我这不是心急吗?而且她这个方子,本来就有问题。。。。。。”

钱博江暗地里偷偷翻了个白眼,他这爸这人自视甚高,情商又低。要不是这样,爷爷也不会退休了都还不放心,开个诊所都得要自己亲自坐镇。

刚才那样的行为,若是让患者对医生産生了不信任,到时候发生什麽医疗纠纷那算谁的?而且患者情况不同,每个主治都会自己的思路,不了解的情况下怎麽能乱说?

钱关山心更虚了:“我又没打算改。。。。。。”

只是小小质疑了一下而已。

钱博江都快要被气笑了:“您还打算上手改呢?行医执照不想要了?”

这可是违反《处方管理方法》的!

“算了算了。。。。。。”他揉了揉自己的心口,只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他爷爷早说过,他爸是指望不上了,钱家以後的担子估计就要压他身上了,哎,命苦啊!

钱博江也在思索那药方是出自谁的手?当时那位老者的确是说他是中医,而且也是清河古镇的人,会是他吗?可是当时他似乎连《本草纲目》都没看过。。。。。。

钱博江心里一突,皱起了眉,觉得这件事透露着那麽一丝丝的诡异。

。。。。。。

几辆大卡车驶入了清河古镇的後门,然後在停车场停下了。这个停车场是专门供货物运输的,最近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热闹,全是陆陆续续运送木料的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货车。

“来,卸货!”

卡车司机在旁边抽了一根烟提神之後,便给卸货的这些工人搭把手,将木料运到三轮车上捆好。清河古镇内部道路是不允许卡车进入的,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蚂蚁搬家一样送到工地去。

三轮车司机老王吆喝一声,啓动了三轮车,突突突往镇子里走了。和他一般的三轮车在後面还有十几辆等着搬货——古镇只有一辆三轮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它,有了整整一支三轮车队。

经过小湖的时候,微风带起来阵阵涟漪,吹拂过来只觉得整个人都凉爽了几分。

老王在心中嘀咕,这清河古镇的水倒是越来越好了。虽然不如旁边山里小溪小河来得清澈,让人看了有跳下去游泳的欲望,但是之前难闻的气味已经完全消失了。看来之前他们挖河泥是很有效果的。

听说老板还会花重金引进过滤系统,到时候水质应该会更好。

老王很期待这一天。

老王是安宁县本地人,家里就挨着清河古镇,他对镇子这几个月的变化是喜闻乐见的。而且,古镇招工,真的给附近的居民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县政府和街道社区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大力宣传。

他自己便是上周来这儿应聘上的。原本老王在清河市的工地上当小工,钱倒是赚得不少,但也辛苦,而且朝不保夕。如今就家隔壁就有活儿干,虽然钱少一点,他也是愿意的。

他已经想好了,等清河古镇开业後,他便把家里一楼的空间给收拾出来,到时候卖点水或者是开个小饭馆都挺好。如果清河古镇生意很好,说不定还能租给其他人,自己逍遥自在拿个租金,舒坦死了。

所以,他是真心实意想要古镇好的。

三轮车绕过了被蓝色帷幕拦起来的建筑工地,来到了清河楼面前的小广场上。所有的车都在这里卸货,已经有三四辆三轮车在这儿聚集,大家都互相搭把手,边干活边聊天。

“一直被围起来的那块工地是干啥的?”

“听说是建一个虚拟全息体验馆,就是上次视频里那种,新技术,所以安保才这麽严。”

“原来是这样。”

“上次我不小心走到那里,就被拦住了。”

一车车的木料被运到了清河楼里,那儿自有向家村的工匠在核对木料品质,任何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老王就亲眼见过他曾经把一捆表面看上去没什麽问题但实际浸过水的木材给挑了出来。据说从此之後供应商那边都十分仔细严格地做出厂质检,再也不敢敷衍。

是真有本事的人。

“那当然了。没本事可拿不到一两万的工资。”

老王惊讶极了:“这麽高?”

“还有拿三万多的呢,而且还给交五险一金。”同事羡慕得直咂嘴,“不过,人家那是真正有技术的,咱们比不了。”

像他们这样的杂工,一个月到手才四五千左右。同样是累死累活,人家获得的可多太多了。

老王忍不住感慨:“这要是年轻的时候,我哭着喊着都得去拜个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