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想,好像也没错。
最後从这个办公室到那个办公室,竟然下了有四五十个香囊和药包的单。
而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只是发生在这家公司。
还有土豪们根本不用凑单,花两百块钱找个跑腿去买两百块的香囊和药包,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出来。
所以,队伍里的跑腿骑手们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在开业时就以最优惠的价格办了年卡的骑手表示,自己还是太有远见了。其实年卡的成本在平时跑腿带小吃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赚得差不多了。
而且年卡可以买五个,不是三个,嘿嘿嘿。
在队伍里看到这一切的刘桂香五味杂陈,她觉得自己还是吃了不怎麽会上网的亏,要是早知道还能这样那自己也去平台注册一个跑腿骑手就好了。之前是担心自己不会操作所以一直没弄。
五十多岁的刘桂香在这一天决定要跟上时代。
。。。。。。
五号区,纺织工坊。
如果说五号区最大的工坊,很多人会想当然觉得是木作工坊,但其实纺织工坊和它的规模是不相上下的,都独占了一整座庭院。
只不过因为目前还处于半完工的状态,所以纺织工坊的位置要更靠里一点。
只要走到巷子深处,就能看到一座由老青砖和深色木料构筑的庭院,十分沉静。有几个女性游客正在这座建筑前驻足,她们的目光都被巨大的丶纤尘不染的落地玻璃橱窗吸引了。
橱窗内,柔和的聚光灯照亮了陈列其间的华美汉服。
宽袍大袖,锦绣庄重,色彩浓烈如霞光。衣身上繁复的刺绣在灯光下闪烁着丝线独有的温润光泽。它们被精心架设在极简的木制衣架上,映衬着雕花的窗棂。
而在另一边的窗户内,可以看到一架巨大又老旧的老式木制纺织机,有身穿浅紫色折枝小葵花圆领袍和瓷青长裙,梳着牡丹髻的织娘正在专心织着布。
在她的侧畔,一卷卷未完成的锦缎或素纱如同瀑布般从高处垂落,一切优美得宛如画作。
这是纺织工坊特意布置的传统纺织工艺演示的场景,也成为了目前很流行的拍照点,産出了很多神图。也有很多女性游客会被这样的场景吸引,然後去工坊里面体验一些专门的课程。
比如织布丶刺绣丶做扇面香囊或者是绳结坠子等等。
但是掌管着这座纺织工坊的两位尚宫显然并不满足于此。
妹妹韩云裳正在对姐姐韩玉裳绘声绘色地描述二号区排队的盛景,她刚从二号区回来:“。。。。。。可多人了,从观脉堂的门口一直排到了巷子尾还绕了好几圈。”
韩玉裳正在操纵着手中的木梭,让手中的孔雀羽线在布幅上织出绚烂的金翠花纹,即使图案还未完全成型,也能看出来其精丽艳逸之美。
她正在织一件霞帔。
缂孔雀羽线在她的朝代,是皇帝龙袍的主要工艺之一,龙纹丶云纹丶海水纹的变幻光泽便是靠它。韩玉裳也是因为为嘉靖织出了让他满意的龙袍,这才被提拔为了尚宫。
她本来想要织龙袍作为展示,但是被路晓琪劝住了:“别管男人了,现在的小姐姐们花钱才大方,所以得做她们喜欢的东西。”
男人?不行。
韩玉裳虽然有些迷茫,但她想起自己来了这儿後的一些观察,隐隐觉得可能路小姐说得对,于是就改为了织後妃们喜欢的衣裙与霞帔。
听到妹妹这样说,她擡起头来笑着问:“你到底想说什麽?”
韩云裳一屁股坐了下来,不怎麽优雅,让韩玉裳轻微皱了皱眉头。
“我就是觉得,人家的生意好好啊,咱们纺织工坊什麽时候能这麽受欢迎就好了!”韩云裳嘟哝一声。
纺织工坊虽然规模也很大,但因为难度比较大,且大部分是付费体验,声势完全比不过木作工坊以及其他几家很受欢迎的工艺作坊。
更别提和二号区的排队巨头宋嫂鱼馆比了。
可没想到现在,二号区的观脉堂异军突起,今天排队的人看得韩云裳很是羡慕。
什麽时候,她们纺织工坊也能游人如织啊?
在後方刺绣的绣娘几人也擡起头来,笑道:“这不是因为咱们的东西都没有准备齐全。我瞧现在的女子爱美得很,而且手中也都有钱,要是齐全了,咱们纺织工坊必然也能极受欢迎!”
她们想要做一个高端的汉服馆,那里面总得要展示一些服装吧?
这几个月以来,纺织工坊都在做这件事。
华服,华服,从面料到细节都将就不得——寻找合适的面料,甚至找不到的话自己织,就算是缂丝也得上。机绣?那肯定不行,完全比不上手绣的灵动。
偷工减料?更是不存在的。
但,工坊就这麽多人,而这些细节和工艺都是极耗工时的。加上除了做这个之外,她们还需要抽上一些时间去给游客上体验活动,因此几个月时间里她们也就完成了一两套的作品。
“姐,我觉得这样不行。”韩云裳认真建议,“就靠咱们几个做下去,那可能古镇的其他几个区都开放了,咱们还在这儿埋头刺绣呢。”
韩玉裳将手中木梭放下来。
这其实也是她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甚至也有些发愁的事情。
她索性将所有人都召唤过来,其中就包括了丽娘等人:“大家都来说说,要怎麽办,有什麽想法都可以尽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