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院长心里叹了一声,嘀咕着清河古镇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找来这些厉害的中医大夫,而且一个个都忠心得很,挖都挖不动。
高公明和他们分别後径直去了康复科。
陈李芳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每周一的上午,陈阿婆会委托邻居刘桂香送她过来,她自己完全没时间,全身心扑在了自己的小店上。
“高医生。”陈李芳看见高公明过来,恭恭敬敬喊了一声。
她对高公明很是感激。
高公明点点头,问了一下她最近的情况,然後就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金针来,让医护将陈李芳摆好姿势,开始为她扎针。不知不觉,身边已经围了不少人,有康复科的,也有从针灸科闻讯而来的。
不过大家都很懂规矩,并未出声。既如此,高公明也没有不让他们看,偶尔心情好了还会讲解一二。
几位医生在咬耳朵:
“这已经是第八次针灸了吧?”
“对。前两次,病人的踝关节就出现了一个很明确的背屈动作,自主活动。”
“那很牛逼了,这麽短时间。”
“是啊,所以我们主任打算今天给她用站立床。”
“好了,要开始了。”
所有人立刻收声,开始认真看过去。
高公明手法沉稳,金针在他指间仿佛有了灵性,精准地刺入陈李芳腰骶及下肢的关键xue位。他一边运针,一边低声询问陈李芳腿部及足部的感觉,时而轻拈慢提以激发经气,时而辅以温热的艾绒悬灸于特定xue位温通经脉。
整个治疗室内,除了艾烟袅袅升起的细微声响和他偶尔的低声讲解,一片肃静。
今天的治疗似乎格外顺利,陈李芳反馈下肢的感觉比以往更清晰,甚至能隐约感受到艾灸带来的温热在经络中流动的路径。高公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针灸结束,他仔细收针。
“好了,”高公明对一旁的康复治疗师示意,“今日气机通畅,经络响应不错。”
康复科主任和几位治疗师闻言,眼中都亮起了期待的光芒:“那咱们今天就上站立床。”
陈李芳本来只是由一个普通的康复治疗师负责,但这几次已经变成主任全盘接手了。他们立刻行动起来,熟练地将陈李芳转移到站立床旁。这是她第一次正式进行站立训练。
“陈姐,别紧张,我们慢慢来。我们先从15度开始,感觉一下。”一位治疗师轻声安抚着。
随着控制按钮被按下,站立床开始缓缓擡升角度。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陈李芳身上,尤其是她的血压丶心率和面部表情。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瘫痪患者,初次站立最大的风险之一是体位性低血压。
站立床角度调到了30度,陈李芳反应正常。
主任沉吟一下:“调到45度。”
陈李芳反应依然正常。
所有人都兴奋地互看了一眼,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主任咬咬牙:“尝试一下60度。”
这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起始角度了。治疗师都捏了一把汗,以极慢极慢的速度将站立床的角度往上再提了提。
然而,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陈李芳除了面色微微泛红,呼吸稍显急促外,竟然都挺正常的。
主任立刻问:“有没有出现任何头晕丶恶心丶出冷汗?”
陈李芳摇摇头:“好像没有。。。。。。”
在一旁监测的治疗师也立刻说:“血压正常。心率略有波动,但在安全范围内!”
“太棒了!”
“陈姐,感觉怎麽样?”负责监护的治疗师难掩兴奋地问道。
“还,还好!就是腿有点发沉,有点。。。。。。站着的奇怪感觉,但头不晕!”陈李芳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新奇和激动。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被支撑着“站”了起来,一种久违的丶对抗地心引力的体验。
“非常好!保持住!”康复科主任忍不住出声鼓励,他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
他从业多年,深知对于陈李芳这样病程不算太短数月的下肢瘫痪患者来说,第一次上站立床就能耐受接近60度的角度且无明显不适,这进度简直是坐火箭!
旁边围观的几位医生也在低声惊叹:
“我的天,第一次站就能到60度?这适应性也太强了!”
“是啊,我记得上周收的那个类似情况的,第一次站30度就晕得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