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经营古镇 > 第104章 第 104 章 此世农桑之兴远超古(第2页)

第104章 第 104 章 此世农桑之兴远超古(第2页)

“其性温热寒凉?宜种于何种土质?需水几何?”这些问题几乎要脱口而出,但他很快意识到场合不对,硬生生忍住了,只是盯着那几块西红柿,眼神灼热得像是在看田地。

“正是因为好吃,所以现在种这个的越来越多。”路晓琪说。

赵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口:“此物,寻常百姓也能吃到?”

如此美味,竟然不过是寻常食物吗?

路晓琪轻松地点点头,咽下口中的饭菜後才开口:“西红柿就是再寻常不过的蔬菜,价格也不贵。夏天的时候,菜市场里堆得像小山一样。家家户户都会买来做菜,凉拌丶炒鸡蛋丶炖汤都行。”

“家家户户?”赵过捏着勺子的手顿住了,那黧黑的脸上,震惊之色几乎要满溢出来,他急切问:“那,这白米饭,如此精米,粒粒饱满无杂,寻常农夫之家也能日日食之?”

苏隽很明白他的感受,斟酌了一下後说:“赵都尉,此地富足,寻常百姓家里吃饭穿衣都是不缺的。诸如像炸鸡丶猪肉丶甚至海货都是随时能吃到的。您在这儿多待一段时间多看看就知道了。”

苏隽对赵过很尊敬。

农乃国家社稷之大事,担任农官的虽不比国子监翰林院这些清贵,t也没什麽左右政局的权力,但极受人尊敬。尤其赵过,代田法青史留名。

赵过被苏隽说得一怔,目光再次投向餐盘中的西红柿炒鸡蛋,又扫过旁边那碗热气腾腾丶香气四溢的海带排骨汤,最後落回那碗洁白无瑕丶粒粒如珠的白米饭上。

在他所处的时代,即便是富庶的庄园主之家,日常饮食也远不及此。稻米精贵,寻常百姓多以粟麦为主食,且远非如此精纯。肉食更是稀罕之物,只有在节庆或特殊场合才能享用些许。至于眼前这色泽艳丽丶滋味奇特的“西红柿”,更是闻所未闻,其价值在赵过心中,恐怕堪比珍馐异果。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碗海带排骨汤。汤色清澈,漂浮着墨绿色的海带和炖得酥烂的肉排。

“这叫海带,生长在海里,晒干了运来。”路晓琪立刻解释,“现在交通发达,内陆地区也能很方便地吃到海産了。这汤也是食堂很普通的例汤。”

海中之物竟成寻常汤羹?

赵过只觉得喉咙有些发紧。他端起汤碗,小心翼翼地啜了一口。温热的汤汁带着咸鲜和骨头的醇香滑入喉中,那滑溜溜丶韧韧的海带口感又是全新的体验。

还有炸鸡,金黄酥脆的外壳,浓郁的油脂香气,对习惯清淡蒸煮的汉代人而言,冲击力十足。他犹豫了一下,小心地咬了一口。外皮的酥脆和内部肉质的鲜嫩多汁再次让他感到意外。

“百姓日常之粮。。。。。。”赵过低声复述着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他想起在关中推广代田法时,看到那些面有菜色的农人,捧着粗粝的粟饭,碗里少见油腥。他殚精竭虑改良农具,推广轮耕,所求不过是让百姓能多收几斗粮食,少些饥馑之苦。

而在这间食堂里,那些零星还在用餐的人盘子里,堆叠着精米丶肉食丶前所未见的蔬菜,更有浓汤佐餐。他们神态自若地用餐,没有人在意米饭的精白,没有人为了一块炸鸡或一碟西红柿炒鸡蛋而惊叹,更没有人觉得这碗海带汤有何特别。

赵过咽下口中的食物,看着餐盘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又擡头环顾这亮如白昼丶器物精奇的食堂,最终化作一声极轻丶却饱含复杂情绪的叹息:

“後世。。。。。。竟已精进如斯。。。。。。两千年沧桑,地覆天翻矣!”

他有些震撼,也有些迷茫。

苏隽语气温和但肯定,“赵都尉,此世农桑之兴,远超古时。稻麦産量极高,且良种叠出,更有精良农具与灌溉之便。。。。。。”

路晓琪看着赵过的眼睛,忽然轻笑了一下:“您想想,要是两千年过去了,我们都没有半点进步。那像您这样的老祖宗们看到了,岂不是要说我们这些後世子孙没出息?!”

她故意用小辈的口吻说,赵过果然忍不住放松下来,笑出声,有了几分释然:“是,女君说得是!”

已经两千年过去了,他们的後辈也有出息了!

路晓琪继续说:“再说了,如果没有您这样的人在,一点一点改进各种工具和耕田方法,把经验传授下来,我们怎麽能取得现在这麽大的成就呢?”

赵过被她一番话说得很开心,原本的一些彷徨也都慢慢消失了。

“您先回去休息,明天我会让人送来一些书籍,您可以先熟悉熟悉这边情况再去外面看看。”苏隽安排这些东西已经驾轻就熟。

他将四号区的两栋小楼规划为了一个过渡驿站,每个新人过来都可以住在这儿,每两周就会补充一下新的衣物和生活必备品,自然也包括了书籍。那儿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文史类图书馆。

所以路晓琪是完全不用操心的。

吃完饭後又聊了一会儿,路晓琪才和他们分开,苏隽送赵过去四号区,她打算去古镇里转转。

她没问赵过的心愿。总得等人家适应习惯一下这个时代,再多看看现在的东西才好确定。不过,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赵过的心愿肯定是和农事有关的,特殊能力大概率也是。

路晓琪已经开始在心里琢磨要不要弄一块地给赵过了,湖边那一块好像还能腾出一点点位置。。。。。。

在一号区晃悠的时候她凑巧碰到了那个要来拍戏的剧组的导演和制片人。他们正在一号区的观景亭里坐着。

“路小姐,这麽巧!”王制片很热情地招呼她。

路晓琪一愣,漾开笑容走了过去:“晚上好,王制片,唐导。你们是过来看烟花的?”

烟花快开始了。

唐导给她让了一个位置,他对清河古镇这个年轻的老板挺有好感——身上没有傲气,关键是能听懂人话,好沟通。

“我们是过来看看到时候这边要怎麽取景。”王制片说,“也要多谢路小姐给我们提供这麽好的场地,您这镇子,可真是绝了!”

虽然没有影视城那麽方便,但比影视城真实,风景更独特更美,而且细节更考究。甚至他们的空调外机和所有的电线这些会暴露现代城市气息的东西都全部隐藏了起来。王制片和唐导转一圈下来非常满意。

路晓琪谦逊了几句,说:“也是唐导给了那麽出色的本子,日後播出一定大红大紫,到时候我们古镇可就沾光了。”

她现在是越来越会说场面话了。

不过,唐导的这个剧本的确是很不错,结合了宫斗和权谋,又有爱情的狗血误会,有爆点。

他们在清河古镇拍摄的是男主和女主初见的戏,而赵飞燕扮演的皇後在这时还没出场,她的戏份要等到五月份去横店拍,如今她还依然在踏踏实实跟着《踏金莲》巡演。等巡演一结束就要进组。

但她上个月已经飞到帝都去试了妆。

王制片对赵飞燕的妆造非常满意:“太贴了。你别说,小赵的气势,还真是适合皇後这个角色。要是按照原着的贵妃,那皇後我还真不知道该找谁来压她。”

唐导在一旁腹诽:原本贵妃也不一定是要她演好吧?

不过,他在赵飞燕试完妆之後也是很满意的,她虽然容貌艳丽但是一站在那儿便是那个端庄的母仪天下的皇後。如此,只要演技不是过分的烂,便可以过关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