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隽装作若无其事:“那你要怎麽谢我?”
本来只是意思意思说一声的路晓琪:。。。。。。这家夥怎麽忽然这麽不好糊弄?
她转了转眼珠,扬起眉:“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苏隽看她的表情,怎麽不知道她其实是根本还没想好,心中觉得好笑,但也不去戳破她,只是低头弯腰看她:“行,那我记下来了。”
他靠过来,一张清俊到近乎漂亮的脸立刻放大,近得似乎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看到护目镜後他的睫毛。
路晓琪眨了眨眼,很不争气的想要往後退一步,但是又觉得这样显得自己太怂,愣是站住了没动。只听得他对自己低声说:
“你可别忘,到时候,我会提醒你的。”
低低的声音,好像羽毛在心上拂了拂,有些痒。
苏隽站直身子,露出淡淡的笑容,然後返回去继续做自己的人偶了,留下路晓琪站在原地。
她猛地擡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嗯,有点烫,还有那麽一点怅然若失。
太可怕了!这家夥什麽时候变得那麽蛊了?
说好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呢?
拍了拍胸口,路晓琪将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了脑後,噔噔噔跑了出去。她得要去找陈盈盈,让她出个终身制合同。
在经过一号区时,路晓琪和一个男人擦肩而过。
“怎麽感觉有些眼熟。。。。。。”她心中飘起一个念头。
。。。。。。
林荣站在清河楼下,眯起眼看着这座伫立于湖边的建筑。
这绝对是一座漂亮的仿古楼阁,即便他在网上已经看过很多关于它的图片以及视频,也不得不承认,只有真正来到了实地,通过自己的肉眼去看它才能体会到那一份美。
精致的飞檐,压于其上的琉璃走兽或活泼或严肃,一个个生动可爱,给优雅的楼阁增添了一些别致的生气。繁复精美的斗拱自然不必说,谁来了都要将相机对准它们拍上几张。
但林荣的视线完全被清河楼的绿色琉璃瓦所吸引。
在冬日暖阳下,它们呈现出翡翠一般的色泽,而且是水头极好的翡翠,甚至是流淌的,当风掠过屋檐时,瓦垄间浮动的光影便活了起来。从浅到深,有种波光粼粼的感觉。
翡翠绿琉璃瓦配上乌木的梁柱与雕花窗棂,偶尔点缀一些杏子黄,既符合江南的清雅,又不失庄重活泼。也难怪网上的攻略都将登清河楼拍照打卡列入到了清河古镇的十大必做项目之一。就在此刻,也有不少身穿汉服衣裙,全身古代妆造的女生们正在拍照,引来不少游客回头,会心一笑。
林荣的眼神和手中望远镜却依然只停留在琉璃瓦上。
内行一看,便能知道这些瓦的品质。
他心里暗暗叫苦,眉头紧锁,表情和周围的游客们截然不同。
从清河楼下来後,他又去了其他地方匆匆游览了一会儿後便又出了古镇,对普通游客喜欢的东西似乎一点都不感兴趣。
回到车上後,他拨打了一个电话:
“山田先生。。。。。。对,我今天到了清河古镇。”
山田的声音从话筒那边传来:“林君,你看到了他们用的瓦吗?实物的质感如何?”
林荣犹豫了一下,决定说实话:“实物比图片的质感还要更好,釉色纯正,翡翠透骨,仔细观察的话还能看到里面‘蜻蜓翅’结晶。和紫禁城的相比,或许只差一层蛤蜊光了。”
蛤蜊光是古陶瓷釉面因环境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彩色光晕,让釉面泛着虹霞一般的效果。想要让琉璃瓦出现蛤蜊光,最起码要百年以上。
这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而需要靠时间。说明实际上清河古镇烧的琉璃瓦其实已经也达到了皇室的标准。
山田沉默了下来,林荣的这个评价已经是至高了。
林荣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他开口:“山田先生,那。。。。。。接下来还需要我做什麽?”
山田忽然问:“清河古镇烧瓦的瓦窑是不是就在附近,林君,你可否继续留在那儿几天,帮我打听一下他们的情况?”
他这话问得客气,但林荣又怎麽能拒绝呢?
肚子里腹诽,林荣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答应了下来:“是,山田先生。”
挂掉电话,林荣长叹了口气。
他在想,山田这人还真是老奸巨猾,而且十分谨慎。
当时清河古镇还不过就是个没开业的景区,根本不值得注意。他不过是在电话提了一嘴说这边的工匠打算自己烧瓦,而且还说京冶出的孔雀蓝釉琉璃瓦并不正宗,平常人可能就一笑置之了,但山田竟然就记在了心里。
难怪他能坐上现在的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