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员工都是古穿今百度 > 第113章 第 113 章 他们付了你多少钱这(第2页)

第113章 第 113 章 他们付了你多少钱这(第2页)

她本来还多想怼几句的,想着自己今天的身份还是清河古镇的员工,还是得顾着点儿。当然,这不代表她就这麽算了,该论的理还是得要论一论。

“评论区的这些韩国朋友,或许你们需要更新一下你们的历史知识。”小庄侃侃而谈。

“首先,就像是这位客人所说,连他都知道我们华夏的端午节纪念的是两千两百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丶赛龙舟丶投粽子这些核心习俗,都是为了纪念他而生。这一点,在我们的正史《史记》以及大量汉代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那个时候,我记得你们半岛上的政权还处于古朝鲜或三韩部落时期,与後来的高丽丶以及现在的韩国,在文化传承上是有断层的。”

小庄是有倚仗的——她被选为这次端午活动的引导人员之後,专门上了端午只是的一些培训课程,她自己还查了很多相关资料,还顺带围观了一下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端午祭”事件。

现在的她,就好像高三生,处于自己人生的知识巅峰期!

她现在甚至都有点想要感谢那几个韩国用户给她发挥的机会。

“顺便我要澄清一下,现在很多韩国人认为我们的战国七雄,韩国,是指的你们祖宗。不好意思,此韩非彼韩,我们的韩国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和你们朝鲜半岛离得非常远,没有一丁儿关系。”

她差点想说“不要乱认亲戚”,想了想,还是忍下来了。

评论区继续一片沸腾,各种语言的评论如同潮水般涌来,对“部落”一词的反应尤为热烈:

英文:【嗯,必须承认,她确实有历史依据。很难与古代文献争论。】

西班牙文:【她说出了我们都在想的!别惹懂历史的人!)】

日文:【三韩时代啊。。。。。。说起来我们日本的教科书上也是这麽学的呢。)】

英文:【这句“部落”太致命了!哈哈哈哈哈但是为什麽韩国人总喜欢抢别人的文化?】

中文:【哈哈哈哈“部落时期”!小姐姐杀人诛心啊!这下戳到肺管子了!】

中文:【给不明真相的外国朋友科普一下:三韩(马韩丶辰韩丶弁韩)确实是半岛南部的部落联盟形态,後来被高句丽吞并了,和高丽王朝确实不是一脉相承哦。小姐姐历史课代表!】

德文:【精准且基于事实。尊敬。】

韩文:【这是不尊重的!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你在扭曲历史!】

韩文:【即使是部落时期,我们的端午祭也是我们独特的文化!)】

英文:【但你们先说是他们偷你们的?现在又说是独特的?所以到底是哪个?)】

西班牙文:【这比足球还精彩!】

意大利文:【我只是来听历史课和看热闹的!教育他们,女王!】

评论区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大家看热闹不嫌事大。而小庄有理有据又幽默的回应赢得了绝大多数观衆的支持和喝彩。

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韩国网友的辩驳在确凿的历史事实和汹涌的群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很快就被淹没在滚滚评论洪流之中。

小庄顿了顿,语气加重,条理清晰:

“其次,关于‘端午祭’。韩国成功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请注意这个‘祭’字。它本质上只是韩国江陵地区一种融合了萨满祭祀丶歌舞表演和民间游戏的区域性民俗活动,其核心是祭祀当地的山神和城隍,祈求丰收安康。这与纪念历史人物屈原丶拥有全国性统一习俗的华夏端午节,在起源丶内涵丶规模和表现形式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事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上写得清清楚楚,它们是并列的两项遗産,不存在谁源于谁!”

接着,她谈到五彩绳:

“再说这五彩丝线,又名长命缕。在中国,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我们的古籍里有很清楚的记载,端午日用青丶赤丶白丶黑丶黄五色丝线系臂,用以辟邪驱瘟,祈福纳吉,这源于阴阳五行哲学。东亚地区在历史上深受华夏文化影响,许多地方都有类似习俗,这恰恰证明了中华文明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文化共享与传播的证据,而不是什麽‘偷窃’的证据!”

小庄越说越激动,拿出了当时在大学打辩论赛的气势。

最後,她直视镜头,语气自信而坚定,甚至带有一丝犀利的反问:

“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和了解,而不是通过模糊概念甚至抢夺他国文化源头来获得存在感。我们非常尊重韩国江陵地区保留的独特端午祭民俗,但也请某些人尊重事实——华夏的端午节,源于华夏,属于华夏,拥有清晰丶漫长丶从未间断的传承脉络。这一点,任何客观的史学家和文化学者都不会否认。”

“所以,‘偷窃’一词,从何谈起?或许,是某些国家和人对自己文化渊源的不自信,才需要如此急切地试图模糊别人的边界吧?”

小庄这一番引经据典丶逻辑清晰丶态度不卑不亢又直击要害的回应,瞬间让直播间的评论区炸了!

【天呐!这位女士刚刚完成了历史学的绝杀!这简直是一篇论文!女王!】

【这是一次事实与逻辑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无人生还。哈哈哈哈。】

【怼得太爽了!逻辑清晰,证据确凿!】

【来自印度的崇高敬意!当知识发声时,无知就该闭嘴倾听。】

【随你怎麽说!我们的文化就是更优越!你就是嫉妒!】

【兄弟,她引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历史记载。你的反驳是“我不听”。我们都知道谁赢了。】

除了观战的,还有因为小庄对清河古镇印象深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