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124章营养液2。9w的加更……
陈李芳正在家扶着助行器慢慢地走路复健,她的腿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治疗後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还不能独立行走,但是已经可以通过助行器走上一段路。
高公明还和安平县人民医院的复健科一起为另外一位年纪轻轻就因为车祸而瘫痪的患者在进行治疗,虽然效果还不如她,但比起之前毫无动静来说已经是可以说飞一般的进展。
康复科主任正邀请高公明一起,想要针对这两个案例发表论文。
陈李芳平时在家的时候就会常常练习,她的状态比起之前只能卧床可要好太多了。
听了母亲的话,她擦了一把汗,有些惊喜:“那员工小区,你们也可以申购吗?”
“用毛巾!”陈阿婆赶紧给她递上毛巾,然後露出笑容,“有呢,路小姐专门拿出了十个名额给我们这些外来的合作商,不过需要抽签,要看几率的。”
她扶着陈李芳小心翼翼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这间狭小的房子,四十多年前的老房子了,四十多平米的一室一厅,客厅被改为了陈李芳的卧室,没有公共空间,光线和通风也不是很好。
“这个房子早该换了。”陈阿婆感慨一声。
当时她和老伴儿其实积攒了一笔钱想要换房子的,结果老伴早死,然後女儿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这笔钱几乎都花光了,还倒欠了一笔。好在她们还有这麽一个容身之处。
陈李芳对这个房子也有眷恋,虽然它并不舒适。
“买吧。”她也点点头,“人总得要向前看,妈,我们也该开始过新生活了。”
陈阿婆:“即使抽不到签,咱们也可以去县中心买套房子,带电梯的,这样你上下楼也更方便。最好大一点儿,得要有三间房,留一间放你的这些康复器材,这样你在家也有空间练一练。。。。。”
现在买套房子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陈阿婆炒麻糍在清河古镇的销售额一直都可以排在二号区小吃店的前十之列。她已经请了两个帮工,但每个月的纯利润依然有着六位数。
陈阿婆从来没想到自己在六十岁的年纪竟然有成为女老板的可能。
陈李芳听着妈妈絮絮叨叨,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忽然想到一件事,问陈阿婆:“妈,咱们是不是得要和古镇签合同了?”
二号区的所有小吃店都是当时通过美食大赛选进来的,条件就是古镇给他们一年的免租期。如今一年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要考虑续租的问题了。续租,当然就是要交铺租了。
“肯定要续。”陈阿婆又不傻,她拍了拍陈李芳的手,“你放心,路小姐很厚道的,我看了那个租金表格,一个月一万五的租金,不算贵。”
放在其他的景区可没这个价格,有也都是给关系户。
陈阿婆知道二号区的小吃店主们大部分人都打算续,即便是那些大老远从外地赶过来的。没人会错过这样一个好机会。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第二天大清早去古镇忙着开门营业的时候,却被二号区另一家小吃店的老板给找了上来。
这家小吃店主要是卖米皮凉皮和肉夹馍,老板姓丁,手艺不错,生意也还蛮好,但是在每个礼拜的卫生大抽查里面有三次都不达标,已经被勒令整改,下次要是还不达标就要清退了。
陈阿婆和丁老板平素也就是打过照面,并不怎麽熟悉,还很疑惑他有什麽事情来找自己。
丁老板搓着手,脸上堆着笑,眼神却闪烁不定。
他压低了声音对陈阿婆说:“陈大姐,您看这租金,一月一万五,这是不是也有点太高了些?咱们累死累活,结果钱都让古镇赚去了!他们倒好,整天指手画脚,卫生差一点都不行,管得也太宽了!”
陈阿婆正麻利地擦着竈台,心里有着疑惑,这没头没脑的说这些干嘛?
抱怨吗?
她擡起头,拧着眉:“丁老板,你有话直说。”
“我寻思着,”丁老板凑近了些,“咱们二号区这二十几家店要是能齐心,一起跟管理处闹一闹,要求降租金。他们肯定怕!咱们可是这的美食招牌,要是集体关门一天,他们损失多大?到时候不怕他们不答应!不说降一半,这降百分之二十总还是t可以的吧?”
陈阿婆手里的抹布啪一声摔在台面上,她直起腰,瞪着丁老板:“你疯了吧?这种缺德事也想得出来?”
丁老板被她的反应吓了一跳,往後缩了缩:“陈大姐,这话怎麽说的。。。。。。我这也是为大家好。。。。。。”
“为大家好?”陈阿婆声音扬了起来,引得旁边几个早到的店老板都望了过来,“当初咱们怎麽进来的?是路小姐搞美食大赛,一碗一碗尝出来的!她还给咱们免了一年租,带火了整个二号区!现在生意好了,你倒想过河拆桥?”
她越说越气,手指点着丁老板的胸口:“人家管得严是为了大家好!卫生不合格还能有理了?没有这严格管理,能有这麽多游客放心来吃?你这人怎麽不知好歹?”
陈阿婆可是将路晓琪视为救命恩人,如果不是路晓琪,她没有今天,陈李芳也没有今天!
她没想到还有丁老板这样的小人,为人一向和善的老太太第一次在外面发了这麽大的脾气。
旁边卖烫粉的冯老爷子和老伴李阿婆以为这儿出了什麽事,赶紧凑过来:“咋了这是?”
卖早点的郑老板也围过来:“丁老板,你又出啥幺蛾子了?”
陈阿婆当着丁老板的面气呼呼地把事情一说,冯老爷子也露出不赞同的表情,先摇起头:“那可不行,我这烫粉店生意可比以前摆摊的时候生意好多了。”
他肯定是要续租的。以前摆摊风吹雨打,生意还不稳定,哪有现在好?
李阿婆更直接,她撇嘴:“丁老板,不是我说你,你那卫生好几次不达标,不好好整改,尽想这些歪门邪道。要闹你自己闹去,别拖我们下水。”
郑老板看丁老板的神色也不对起来:“老丁,你那店子生意好得很,你拿不出一个月五位数的铺租?还嫌贵?”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对店铺租金很敏感。景区的铺租相比于外面本就更贵,尤其是人流量这麽大的景区,这个价格真的就是意思意思,如果古镇是想要赚钱的话完全可以把铺租翻倍,同样会有人来抢着做。
郑老板知道路小姐的用意,她是希望二号区的美食售价都能维持在原有的水平,不因为铺租而上涨。
其他几个店主也纷纷表态:
“就是,古镇开的这个租金真不贵!”
“人家管理到位,客流量这麽大,值这个价!”
“丁老板,你还是把心思放在整改上吧!”
丁老板被衆人说得面红耳赤,却还嘴硬道:“你们懂什麽?他们就是看我们好欺负!一个月多赚一两万怎麽了?我就不信他们真敢把我们怎麽样!少了我们这些招牌,游客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