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听后神情平静。他早有预料,东林党不过是由江南读书人组成的一个利益集团,背后代表的是江南士绅和豪强的势力。
这些士绅豪强在那些读书人尚未中举时便开始大比投入。对他们而言,花点钱培养几个将来能罩着自己的官员,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他们不想把钱交给朝廷。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逃税漏税,而那些尚未得势的读书人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钱财与粮米支持。
时间一长,双方便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没有功名的士绅豪强将自家田产挂在这些官员名下,以逃避赋税。
有的官员名下甚至登记了几十万亩的土地。他们剥削的对象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土地被不断兼并,国家的财政日益枯竭,天灾人祸不断加剧,百姓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太祖皇帝设立的制度原本是好的。为防止读书人因贫困而受贿,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免税特权。但自建文帝以来,文官不断侵蚀皇权,渐渐演变成如今只要有功名就能免税的局面。
这是一代代皇帝纵容的结果,其中最严重的是明孝宗。他太过迁就文臣,所谓的“弘治中兴”比起“康乾盛世”更像一个讽刺。
试问,一个连河套这样战略要地都主动放弃的皇帝,他的眼光又能有多长远?他的治国能力又能高到哪里去?
“全部抄家,男丁世世代代为奴,女眷送入教坊司!”
“奴婢领命!”
朱由校转头问一旁的王朝辅:
“王伴伴,南京的孝陵卫还有多少人?”
“回皇爷,还有六百人,由都指挥同知李之才统领。”
朱由校亲笔写下两道命令,将那份名单也一并交给王朝辅。
“交给许显纯,让他派一批得力亲信前往南京,协助田尔耕。再从辅兵营调五千兵马南下,由张世泽率领,抵达南京后归李之才统辖。”
“告诉田尔耕,名单上的人,还有他已经查实罪行的,全部抄家。我会让李之才配合他,不准放走一个。若有人阻拦,不论是谁,当场格杀,以谋逆论处!”
“李伴伴,你去辽东,亲手把朕的手谕交给杨寰,立即逮捕袁应泰押回京城,辽东事务暂由熊廷弼接管。”
朱由校顿觉轻松不少。这一轮清洗之后,那些祸害短期内不敢轻举妄动,他也可以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军队的整顿与建设上了。
想着想着,他不知不觉又在御座上睡着了。
南海子
“虎贲营千总张世泽接旨!”
“皇爷有令,张世泽即刻统领辅兵营五千将士,随锦衣卫南下,抵达南京后与孝陵卫都指挥同知李之才交接,驻守南京!”
“臣领旨!”
等李永贞离开后,张世泽一脸疑惑地看向张维贤:
“爷爷,陛下为何要我前往南京?”
张维贤语气低沉:
“世泽,我多次叮嘱你,张家乃与国同休的勋贵之家,陛下吩咐什么,我们照做便是。不该问的,不必多言,懂吗?”
“孙儿明白!”
张维贤说完,深深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随即转身离开,径直返回军营。
朱由校之所以让张世泽南下,是因为他出身英国公府,是当朝小公爷。在整个大明,除了朱由校,也只有张家才有威望压制南京那群旧勋。
虽说徐家一门两国公,但论起皇室信任与重视程度,徐家远远不及英国公一脉。自张辅开始,张家历代皆为第一勋贵,如今传至张维贤,依旧如此。
张维贤自然明白朱由校的真实意图,但他也清楚,张家之所以能两百多年屹立不倒,靠的从来不是多问,而是执行。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