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明铁血帝国 > 第39章 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勉为其难吧(第1页)

第39章 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勉为其难吧(第1页)

……

内城一处宅院里,数十名士子与生员聚集于此。

“叶公,您终于回来了!您回来了,我们就有主心骨了。”

“叶公啊,如今的大明,只有您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陛下昏庸,大权落入魏忠贤那阉贼之手,厂卫横行,东林诸君已有不少人死于那阉狗刀下。”

上座的叶向高默然无语。他是万历年间的老内阁辅,早已退休多年。他本不愿出面掺和这些事,但无奈声望太高,成了众人眼中的旗帜。

如今朝局动荡,东林派接连受挫,朝中重要职位几乎都被对手掌控。他虽退居二线,也难置身事外。

他们原本设想得很周全。新皇刚登基,年纪又轻,对朝政肯定一无所知。东林一派赶走方从哲后,准备推举他当新朝的内阁辅。等他一上任,逐步清除那些不正之臣,朝堂便可重归清明,东林的理想便可顺利推行。

可谁料想,如今坐在皇位上的这位,完全不像他父亲和祖父那样。他竟将大权下放给厂卫,支持魏忠贤与许显纯肆意横行。

他也着急。虽说当年他身为文官之,最终全身而退,告老还乡,日子过得安稳。可做官哪有做够的时候?回乡之后,他一天也没真正闲下来,始终关注京城的局势,只等时机一到,再度出山。

缪昌期见叶向高闭目沉思,便率先开口:

“诸位先别急,这事急不得。要从长计议。城里到处都是厂卫耳目,千万小心,别走漏了消息。叶公刚到京城,大家先等几日,静观其变。”

一位年轻士子走上前,语气恳切:

“请叶公见谅,我等确是冒昧了。可我们怎能不急?短短半年,我东林已有数百清流惨遭毒手,连南京都不再安全。若再拖延,不知还要付出多大代价?”

另一位士子也紧跟着上前:

“如今刘公和袁公仍在诏狱受刑,罪名被反复罗织。魏阉整日针对我等,东林士子但凡有些差错,便遭严惩。最轻也是三十杖。叶公,您绝不能袖手旁观!”

叶向高何尝不知?他本就是隐忍极深之人。只是他也无计可施。此次入京,他本打算以前朝重臣的身份面圣,指望皇上能给他几分面子。

谁知半路上就听说刘一燝被关入诏狱,犹如惊雷炸顶。连刘一燝这样的重臣都难逃此劫,他又算什么?一个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罢了。

他一度想就此折返。但为了脸面,还是咬牙进了京城。一路低调行事,只为不让人察觉他已回到京城。

可刚进城,屁股都未坐稳,一群士子便接连上门找他。这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厂卫,那个致仕的内阁大学士又回来了?更何况朝廷有令,致仕官员不得久留京城。他心中恼怒,却又不好作。这正是他始终沉默的原因。

一名士子见叶向高仍不作声,忍不住站出来高声喊道:

“叶公,这一次,我等众志成城,务必要将那客氏逐出京城。请陛下诛杀魏忠贤与许显纯这两个残害忠良、祸乱朝纲的阉党爪牙,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说得好,必须劝陛下撤掉厂卫。厂卫这些年干尽坏事,从太祖爷设下锦衣卫起,多少正直之士含冤死在诏狱,东厂更是变本加厉。厂卫不除,我们这些正道之人随时可能丧命。”

自从朱由校在朝会上对这批人动手之后,厂卫就全面接管了京城的管控。只要有人稍有异议,厂卫马上出手,把人关进诏狱,连祖宗三代都要查个底朝天。一有案子,动辄牵连几百人、上千人,出手就是抄家灭族,毫不留情。

这些人嘴上喊着仁义道德,实际都是些伪君子,不讲道理的无赖。跟他们多说无用,只有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才管用。百姓们反倒拍手称快,到处燃放爆竹庆祝。在他们眼里,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地主士绅更不用提,恨不得自己去刑场看砍头。

可这样的压制让那帮人越积越怨,恨不能剥了厂卫的皮。之前他们没招,只能缩着脑袋装乖。

现在叶向高一来,情况就不一样了。满朝官员、生员、乡绅总算有了主心骨,都盼着叶向高站出来,领头反击。

但他们太急了,反倒惹得叶向高不高兴。这些人把他这位前辅当成什么?想让他去当出头鸟?

叶向高的管家跟了他二十多年,一看他脸色不对,立刻出来缓和气氛:

“各位,我家老爷一路劳累,今天实在不适合谈大事。不如请各位明日再来,我家老爷也能好好准备一下。”

众人听管家这么说,也不好再逼,再等一晚又不是什么大事,于是纷纷告辞离开。

缪昌期见状也松了口气。他和叶向高相识多年,深知他的性子,幸好还有个懂眼色的管家圆了场。

“年轻人心急,不懂分寸,还请台山别介意。”

叶向高笑着回应老友:

“又元你这话就见外了。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什么人没见过,什么场面没经历过,你太小看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缪昌期听了,心也放下了,又说道:

“台山啊,你这回可有得忙了。朝里不少人可都等着你拿出主意呢。”

朝中那些官不像这些学生那样沉不住气,还能稳得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