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明之铁血 > 第22章 天启元年正式开启(第2页)

第22章 天启元年正式开启(第2页)

张世泽一行人原本不该这么快抵达,但半路上收到了皇上的急令,要求他们务必在新年之前赶到南京。众人一路奔波,总算在除夕这一天赶到了城外。

“臣李之才,恭迎圣命!”

“李指挥,这是陛下的令旨与手谕,只可由你一人阅览!”

张世泽将一卷令旨递给李之才,李之才转身走到一旁安静处细读。看完之后,他立刻对身边一名小兵说道:

“阿三,去把四百军士召集过来,马上集合!”

随后,他又转向张世泽:

“陛下命你将指挥权移交于我,旗印在哪儿?”

明代并没有虎符这种调兵信物,历史上也只是偶尔出现,并非所有将领都掌握。

在明朝,通常是一位将领统领一支军队,而且多为世袭,即便是招募来的士兵,也只听命于自己的主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家丁”这类私兵,成为体制中的漏洞,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几乎为零。

朱由校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避免士兵只认将领不认皇帝,命令魏忠贤召集工匠打造专属的令旗和调印,用以管理军队。

没有调印,将领无法调动部队,连营地都出不去;而令旗则是在战时使用的指挥凭证,只有同时拥有旗与印,才能真正掌控军队。

此外,凡是把总以上的将领生更替,必须由执法队通告全营,确保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新长官是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领平时只拥有调印,没有令旗;令旗由皇帝亲自保管,出兵作战还需皇帝的令旨。仅凭旗印,几乎无法调动大军。

为了加强控制,朱由校还扩大了执法队的规模。如今这支队伍已有近三千人,成员由锦衣卫、东厂及军中精锐组成。

这些人不仅负责纪律,还承担思想教化任务。每天晚上开半个时辰的课,告诉士兵们,从军是为了守护家园,他们吃的是皇上的粮,拿的是皇上的饷,他们的忠诚只属于陛下。这种思想灌输,目的只有一个……牢牢掌控军队。

朱由校对军队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

张世泽将旗印交到李之才手中后,李之才翻身上马,高举旗印,大声宣布:

“全军听令,南京城中有人图谋不轨,意欲作乱,随我即刻前往南京驻防!”

“遵命!”

一道令旨,打破了他们的新年节奏,但没有人抱怨。他们愿意听命,愿意为皇帝拼命。

自从加入羽林军,虽然训练严苛、生活艰苦,但却是他们过得最好的日子。比起以前,每天都在过年。

孝陵卫的人更高兴,几十年如一日守着皇陵,除了入伍前和退役后,几乎没机会外出。

……

“皇上醒了?睡得好吗?”

“太妃说笑了,当年神宗爷爷在位时天下安稳,自从我上位以后,各地麻烦不断,辽东有敌寇作乱,几处又遭遇大旱,这几天都没能好好合眼。”

刘太妃心里清楚眼下局势不稳,可她明白身为后宫不可谈论政事,毕竟这是大明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她只能露出忧愁的神情,轻声说道:

“皇上年纪尚轻,登基才几个月,还是要多顾着身子,别太劳累。”

“孙儿明白。”

“皇上是不是饿了?先吃点东西垫垫,今晚还要守岁,明天一早就有正旦大朝会,又得辛苦一整天了。”

“太妃不必担心,我没事的。”

除夕守岁的风俗正是从明朝开始流行起来的,无论皇帝、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在这天夜里守岁迎新年。

子时一到,皇宫各个角落开始燃放爆竹,噼啪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朱由校和刘太妃站在慈宁宫外一起观看烟火。

随后,太监宫女们开始列队领取赏银。朱由校出手阔绰,毕竟最近手头宽裕了些。普通的太监宫女每人赏了十两银子和一匹好布,依照身份不同依次递增。身份最高的大太监王朝辅,拿到了五十两银子和十匹布。

朱由校还特地叮嘱尚膳监,今天这一顿饭,是他们进宫以来吃得最丰盛、最尽兴的一顿。

万历四十八年,就这样过去了!

天启元年,正式开启。这是属于朱由校的时代,属于天启皇帝的年代,正式来临!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