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明之铁血 > 第41章 高明简直可以和刘伯温比肩了(第1页)

第41章 高明简直可以和刘伯温比肩了(第1页)

夜幕降临。

叶向高的府邸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

左谕德缪昌期、工科给事中刘懋、左佥都御史程正已、光禄寺少卿史记事、翰林院庶吉士郑鄤等二十余名官员齐聚内堂,饮酒赋诗,好不热闹。

叶向高虽年过六旬,却精神矍铄,与一众老友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他自认身子骨还硬朗得很,不然也不会至今仍觊觎内阁辅之位。

缪昌期既是叶向高的门生,又是好友,率先起身举杯:

“诸位,请满饮此杯,为台山公重回京城贺!”

众人纷纷举杯,笑意盈盈。

缪昌期又斟满一杯,再次举杯:

“台山公足智多谋,位极人臣,此番归来,定能重振我东林气象!”

叶向高拱手连连致谢:

“诸位抬爱,实在愧不敢当,多谢多谢!”

三轮敬酒过后,众人落座。左佥都御史程正已率先开口:

“诸公,如何看待宋应星升任工部尚书一事?”

话音刚落,满堂瞬间沉默。史记事放下酒杯,冷冷开口:

“一个举人而已,只因陛下召见一次,一道圣旨便跃升尚书,难道满朝文武、天下读书人,都不如一个举人?”

“此人先前不过是个无官无职的书生,根本没有从政经历。就算真有几分才学,又怎能与我等多年为官的老臣相比?”

刘懋语气冷淡,满脸不屑:

“一个举人又能有多大的本事?听说这宋应星在万历四十七年会试时就落榜了,后来才去了江西。依我看,他多半也是个阿谀奉承之徒。”

当刘懋得知自己要听命于一个举人时,气得差点跳起来。他可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如今却被一个举人压在头上,这种耻辱让他根本无法接受,心中满是怨愤。

“陛下这是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大明有那么多进士,偏偏要选一个举人担任六部尚书,这不是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吗?”

缪昌期一想到这事就咬牙切齿。国朝怎会落到这种地步?陛下为何如此冷落他们这些正直之士?

他们心里更多的是不甘和嫉妒。现实太残酷,让人无法接受:凭什么那个人不是我?

“陛下早就不把我们当回事了。自登基以来,一味宠信宦官与厂卫,把士大夫视如仇敌。成化年间以来,谁见过士人被处以凌迟、腰斩这种酷刑?”

“古语有云,刑不上士大夫。可陛下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只要厂卫还存在一天,我大明就一天无法复兴。诸位,厂卫之祸,自古未有!”

“今日若不站出来说话,明日就不知有多少人要死在厂卫的刀下,说不定在座的诸位也难逃此劫。”

郑鄤情绪激动,作为翰林院庶吉士,言辞犀利有力,一番话立刻点燃了众人的情绪。

在场众人,哪个没有亲友在这段时间遭受过厂卫的折磨?他们对厂卫早已恨之入骨。

叶向高见气氛紧张,连忙出面劝解,希望大家不要冲动。

“诸位,听老夫一句劝!”

“以老夫之见,我们不妨先试探陛下的态度,看他对这事到底有多坚持。”

缪昌期拱手问道:

“台山可有良策?”

叶向高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

“下次上朝时,可以宋应星之事为由,请陛下将其罢免。若陛下不肯罢免,我们就可在民间大力宣传,让天下人都知道此事。舆论压力之下,陛下也未必能顶得住!”

“若是陛下真将宋应星罢免了,那我们见好就收,暂时先不提厂卫之事。事情要一步步来,不能太急。等时机成熟,再联合士人上书,请陛下裁撤厂卫。”

“可以让各地的生员、士子先行行动,在市集、庙会等人多之处宣讲厂卫之害,争取民心,为将来做准备。”

“还可以写信给应天府,先稳住江南的士绅阶层,要是我们这边事情办砸了,就让他们联合起来抵制厂卫的暴行。别忘了,朝廷七成的粮税可都靠江南几个省撑着呢!”

叶向高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称妙,脸上掩不住的兴奋。

刘懋更是直接开口夸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