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明之铁血 > 第46章 那你们愿不愿意带朕去草原看看(第1页)

第46章 那你们愿不愿意带朕去草原看看(第1页)

不多时,三位内阁辅臣赶到,一见殿中那巨大的沙盘,顿时一头雾水。

王象乾最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惊讶:

“陛下这是……要出关讨伐蒙古?”

徐光启也满脸疑惑。当下的头号敌人不是努尔哈赤吗?为何陛下将目标对准了蒙古?

再者,九边的军队,未必有把握胜过草原骑兵,陛下为何突然动了这个念头?

朱由校神情平静,语气不急不缓:

“不错,朕要亲自出征,讨伐察哈尔部。”

整个大殿陷入短暂的沉寂,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打算亲自出征。徐光启率先站了出来,语气急切地说:

“陛下,万万不可轻率决定!亲征乃是国之大事,您不宜轻易涉险!”

“陛下,察哈尔是我们大明的盟友,如今真正要防的是建州的努尔哈赤,为何要对盟友动兵?”王在晋也忍不住开口,满脸不解。

“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朱由校神色平静,但语气坚定,“眼下大敌是建州不假,可蒙古各部也并非安分守己之辈。”

“萨尔浒一战之后,他们就蠢蠢欲动。这两年虽是小打小闹,但已经显露出了异心,若不及时震慑,迟早会酿成大祸。”

王象乾上前一步,拱手劝道:

“陛下,臣明白您的顾虑,但此时出兵实非良机,更何况是您亲征,这太过冒险!”

“王师傅,朕不是意气用事。”朱由校缓缓说道,“早在朕为皇太孙时,便已深思熟虑。此战不求大胜,只为重树我大明威信,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王象乾听后,神情一震。陛下这番话语气坚定,显然不是一时兴起,那倒还好。

“陛下,即便要出兵,也非一言可决。朝中大臣多半会反对,且兵马调度、粮草供应、将领人选,都不是小事。”

“从哪调兵?调多少?由谁统领?军械是否齐备?后勤如何保障?”

王象乾一连串问话出口,条理清晰,尽显名将风范。

朱由校也不禁点头,心道:这才是真正的将才,比起那些空谈清议之徒强太多了。

这些话虽是提问,实则是劝谏。他的意思是:陛下,即便您的想法再好,现实问题不解决,也难以成行。

朱由校笑了笑,语气笃定地说道:

“王师傅果然老成谋国,不过这些朕早已筹谋妥当。”

“朕计划调羽林军五万,再调宣府、大同两镇兵马,合计十万大军,由宣大出关,兵分两路进。”

王在晋一听,立刻皱眉:“陛下,羽林军在京师仅剩八万,若抽调五万,京师防卫恐有空虚。”

他很清楚,八万守京已是勉强,若再抽调,万一有变,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校自然明白这一点,但他心意已决,五万军必须带走。至于京师防务,只能从其他二十五卫亲军中抽调填补。

“朕会安排二十六卫亲军协同守备。”朱由校说道,“三位师傅,还请即刻通知六部九卿,明日一早入宫,共议军机大事。”

要想亲自出征,得先说服那些文官。虽说如今朝廷里多数官员都是朱由校亲自选上来的人,但他们依旧不会轻易答应。

毕竟土木堡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儿,所有人都不愿重蹈覆辙。

王象乾清楚皇帝的脾气,只要是下了决定的事,谁劝都没用。所以他也不再多言。

徐光启还想开口,却被王象乾劝住。无奈之下,三人只能先回到值房,这种事必须立刻通知六部九卿知晓。

三人离开之后,朱由校便让陈策、戚金等人按照沙盘整理新的地图。

“那封信处理好了吗?”

“回陛下,已经全部译完,只等陛下查看。”

“让孙云鹤带那些归顺的蒙古人去文华殿,别让人看见。”

“遵命。”

------------

看完信件,朱由校对这次出塞更有信心了。信中提到阿海来的父亲早就对林丹汗不满,并且详细列举了原因。

蒙古原本信奉黄教,但林丹汗强行让所有人改信红教,还打压其他部落,导致众叛亲离。阿海来的部落就是受害者之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