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规中明确规定,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平时见到上级不得下跪,即便是单膝也不行。
在重要场合,比如军事会议,或者需要接领命令、汇报战况的时候,这种仪式感还是必要的。它能让等级分明,职责清晰。至于见到皇帝,无论何时都需行礼跪拜。若身披铠甲,或是在军营之中,单膝下跪即可。毕竟在封建社会,皇帝代表天意,朱由校自然要维护这份权威。
“你们为何亲自喂马?军中不是有马夫吗?”皇帝问。
一旁的马祥麟答道:
“陛下,这是臣下的命令。臣以为,每一位骑士都应熟悉自己的战马,就如同工匠必须掌握手艺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每日还请兽医为他们讲解马匹常见病与治疗方法,并让士兵备好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朱由校听后觉得合情合理。骑士不仅要善骑能射,更得懂得如何照料战马。毕竟马夫不可能随军全程跟随。这种知识应当在整个军队中推广,尤其是火器、火炮这些装备,很多士兵只会使用,不懂维修,影响战事。应将一些基础内容简单讲解,让士卒掌握。
正当朱由校沉思之际,营外各营将领已全部到齐,齐声跪拜:
“恭迎陛下!”
“都起来吧。”
朱由校原本想低调巡查,但现实不允许。羽林军中多数人见过皇帝,总有眼尖之人认出后通报,这种结果也在预料之中。
“既然你们都在,那就带朕去各营走走。”
他依次查看了泰山营、虎贲营、神机营,各营表现均达到预期。这些士兵本就是从全国精锐中选拔而出,再经过这几个月的严训,已成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部队。
随后,他前往后勤司与辅兵营,现此处更为繁忙。一问才知,这是周兴武提议安排的。他认为大军远征需保存体力,留守部队可承担重活,辅兵营职责本就包括此类事务。
“后日辰时,全军于校场集合,举行誓师仪式,随后大军分四路行进,每部相隔十五里。”
“骁骑营出一千骑兵、虎贲营五千步兵为前军,先行出,由周兴武指挥。”
“泰山营与虎贲营五千军组成后军,负责粮草辎重,由参将秦邦屏统领。”
“马祥麟率一千骑兵殿后,保障后军安全。”
“其余虎贲营一万五千军与神机营为中军,一千骑兵护卫中军。诸将明日通知部下,各司其职,不得混乱。”
“是!”
“行军途中,严禁喧哗,不得随意出声,不准打扰百姓,更不得擅自离队。如有违反,一律按军法严惩,绝不手软!”
“尤其是私自离队或骚扰百姓的人,立即当众处斩,无论身份如何、理由为何,绝不宽恕。”
接着他望向执法队的军令官:
“执法队如果出现袒护、受贿等行为,朕先拿你开刀,作为大军出征的祭旗之人!”
那军令官立刻上前一步,跪地应声:
“臣谨遵陛下旨意!”
------------
二月二十五日,京城的清晨依旧寒风凛冽,拂晓时分,军营里已升腾起缕缕热气。
士兵们以哨为单位,三十余人围成一圈,中间支起一口大锅,锅里炖着火头军连夜宰杀的猪羊肉,香气四溢。
每人手里端着一个碗,碗中是热腾腾的稀粥配青菜,篝火映红了他们的脸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朱由校为了改善军队体质和营养,确实下了血本。如果不是现在手头还有点银子,他根本不敢这么养兵。
可这份投入也换来了回报,尽管羽林军还没到多么强壮的地步,但比起刚组建时那副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模样,早已判若两人。
“头儿,听说千总说我们要去打蒙古“鞑子”,你说,那“鞑子”长啥样?”
“我哪知道,我又没见过。听说他们打仗很猛,一个个跟疯了一样,到时候你可别吓尿了,不然我先揍你。”
这名士兵猛灌了一口粥,咕咚一下就咽了下去,像个饿极了的鬼,旁边的同伴早已习以为常。
“怎么可能,你放心,我到时候肯定砍它十个八个脑袋回来。陛下说了,砍十个“鞑子”脑袋就记一次军功。”
这套军功制度是朱由校效仿秦汉设立的。他觉得旧制用级换赏银不合理。
虽说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士气,但实际效果有限。一颗蛮夷的脑袋值近三十两白银?他果断废除旧规,改为军功制,每集齐十颗级记一次军功。
军功会永久记录,今后凡涉及晋升或职位调整,全看军功多少,优胜劣汰。如果某位将领不称职,就从军功最高的士兵中挑选接替。
每完成一次军功,除了二十两赏银,还有布匹绸缎的奖赏。士兵的英勇事迹会被全军通报,并画上画像,张贴在军营告示栏上广为传颂。
这样的机制能激荣誉感。男人嘛,谁不想站在人前?靠真本事赢得脸面和敬重,在军营中这是最硬的道理。
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千总一级。低阶军官不需要多么才高八斗,关键是要敢拼、敢冲、敢豁出命去干。他们直接带兵,面对的是普通士兵,所以必须是勇猛之人才能服众。
一旦升到千总以上,那就得有综合能力了。光会拼命可不够,至少得识文断字,有点统兵的头脑,能带几千人上战场,对兵法也得懂一些才行。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