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万和五万之间的差距不小。夸大人数至少可以说明自己是以少敌多,即便输了也情有可原。如果被别人知道自己是被人数相当的明军打败,那他的面子就彻底丢尽了。
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让大汗觉得自己无能。
“你的探子刚刚来报,宣大地区的明军也有五万。明朝那位年轻皇帝还任命了一位内阁重臣为统帅。如此看来,明军的部署我们已经大致清楚。”
林丹汗召集各部领靠近说道:
“目前局势很明朗。承德方向的明军是皇帝的精锐京军,张家口一路则是宣府、大同的边军,各五万人。”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那位皇帝是否已经出关。本汗推测,若他真来了,必在承德一路。你们怎么看?”
一名领环顾四周后开口:
“我也这么认为。皇帝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又是亲征又是誓师,不可能一直躲在长城以内。这种年纪轻轻的人,多半是想亲自体会一下统领大军的感觉。”
“大汗,干脆现在就出兵吧,我早就想会会那位年轻皇帝了!”
众人闻言哄笑起来,仿佛朱由校已经是囊中之物。
林丹汗到底是大汗,他的思考远比这些领深远。他语气凝重地说:
“可承德的明军并不容易对付。他们不是任人宰割的弱者,而是刚打胜仗的凶兵。这支军队刚刚经历一场大胜,士气正盛,恐怕不容易击破。”
一位领不以为意地回应:
“大汗多虑了。就算他们是狼,也逃不过猛虎的利爪。”
另一人附和:
“正是如此。大汗未免太高看明军了。近十年来,明军屡战屡败,尤其在辽东,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胜仗。哪一次不是被打得溃不成军?”
“若皇帝的京军真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去辽东对付努尔哈赤?大汗可别被某些人的一次失利影响判断。”
这句话明显是在影射脱里海。
在场的人心知肚明,所谓的“某些人”指的就是刚打了败仗回来的脱里海。
可脱里海气得脸色紫,却无法反驳,因为对方说的句句属实。草原上的规则从来都是强者为王,一切靠实力说话。
“别吵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想想怎么打败明军,抓住明皇才是正事。”
“大汗,我有个主意。”
“讲。”
“承德的明军实力不弱,就算我们能赢,代价也会很大。不如让他们继续深入,他们不可能一直在承德耗着。”
“明朝边军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别说他们有没有五万兵,就算有,我蒙古骑兵一轮冲锋就能把他们打垮。”
“等我们收拾了这路明军,另一路的小皇帝就成孤军了。他们要是再往北走,没了城池依托,在平原上我们骑兵就占尽优势。”
林丹汗与几位领听了,觉得有理。大家没意见,林丹汗便当场采纳了这个策略。
“好,就按你说的办。宣大方向的明军离我们不远,应该就在一两百里内,立刻派出探骑搜索他们的位置!”
“遵命!”
林丹汗之所以这么果断,是因为他对脱里海有所了解,此人领兵能力不俗。尽管他刚才可能夸大了明军实力以撇清责任,但那支明军的确不会太弱,极可能比边军强上不少。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