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表态后,朱由校心情甚好。
为了让他们安心,他接着说道:
“朕这么做,是为你们着想。一旦进入关内,你们的族人就是大明的百姓,朕自会保障你们衣食无忧。”
“你们现在留在这里,处境艰难,万一哪天建奴或林丹八图尔兵,恐怕整个部落都会被吞并。朕不愿见到这样的结局。”
各部领心里清楚,皇帝所言不虚。但突然要南迁,他们毫无准备,说得直白些,眼前仿佛只剩迷茫和未知。
可他们也明白,自身实力太过薄弱,整个部落的青壮男子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无论面对谁,胜算都微乎其微。
“陛下,臣还有一事相问!”
“讲。”
乌云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如果我们跟随陛下进入关内,与汉人起了争执该如何?陛下是否会派官员治理我们?那些官员又会如何看待我们?”
朱由校打量了一眼这位敖汉部的领,没料到他竟会想到这一层。
“你们不必担心,朕向来秉公办事。朕已说过,你们和汉人一样,都是朕的子民,不会被区别对待。”
“你们也不会与汉人混居,朕会为你们划定专属的居住地,那片土地归你们世代使用。若真遇到不公,你们可直接上奏,朕会亲自过问。”
说完,朱由校又抿了一口酒,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沉默许久,乌云才低声说出一句:
“谢陛下!”
“还有谁有问题?尽管提出来,朕都会解释清楚。”
“回陛下,臣等无异议。”
朱由校举起酒杯:
“好,正事已了,大家就不必拘礼了。说到底,今晚是在你们的地盘,咱们就一醉方休!”
宴会散场后,敖汉部的领们脸上写满愁容。而吉日格拉与阿海来父子则满脸轻松,一路谈笑而归。
朱由校看得清楚,这些人心里想什么。他也没指望他们立刻归心,只要能把他们带进关内,一切就好办了。
“陛下,何必对他们如此耐心?这些蒙古人靠不住,不如让末将带兵一举拿下,省得日后麻烦!”
朱由校看了眼马祥麟,心中有些无奈,这小子是杀红眼了?
马祥麟从没与蒙古人正面交手过,更谈不上了解。他只知道,自大明立国以来,与蒙古的冲突从未断过。
在他这样的南方人眼里,蒙古人就是天生的敌人。
“你不懂,朕留他们,自有用途,你们切不可轻举妄动。”
马祥麟虽有疑问,也只能低头应命。
“陛下,瑞征说得也有道理。这些人表面上归顺,内心未必服气,现在臣服,不代表以后不会生事,得防着点。”
朱由校听罢,只是笑了笑说道:
“放心吧,这种事情不会生,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
朱由校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他认定敖汉部如今已无退路。作为一个夹在各方势力之间的小部落,他们只能接受强者制定的规则。
他们本就与科尔沁和辽东三卫关系紧张,虽然和林丹汗之间也有嫌隙,但那更多是暗地里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