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乃国之根本,民心所向,才是他立足的根基,不容有失。
朱由校长叹一声,立即召来王朝辅备好笔墨,亲自执笔,撰写回复李之才与张世泽的圣谕。
为遏制江南地方权贵贪得无厌之势,朱由校下令从羽林军中抽调一万人马南下,交由李之龙统率,进驻扬州。
朝廷中有异议之声,但内阁与兵部均已效忠于他,反对声浪难以成势。
此举并无阻碍,军队顺利南下已成定局。
只要李之龙所部入驻扬州,南京、扬州、淮安三地便形成军事联动,漕运命脉将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杜绝地方暗中操纵的可能。
这一布局亦可使皇帝最信赖的武装力量覆盖整个南直隶区域。凡有不轨图谋者,必会因忌惮军力而三思而后行。
此前在南京被捕的六部官员,一律革职查办,押送京师,交由刑部、都察院与大理寺共同审理。
参与聚众闹事、冲击军营与官署的士子生员,尽数削去功名,取消科考资格,其本人及子孙后代永不得应试。
朱由校并未下令处决这些人,因他们根本不值得动用极刑。废除功名与仕途之路,比夺其性命更令其痛苦。
此举亦能整肃风气,瓦解其势力根基,削弱他们在地方与朝堂的话语权,进一步巩固皇权。
职位空缺暂不全面补任,唯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二职事关紧要。
故朱由校决定委派两人赴南京履职。其中兵部一职,启用现任山东巡按崔呈秀。
此人素以手段酷烈着称,史册中列为“五虎”之,曾为魏忠贤最为倚重的心腹干将。
在阉党与东林党相争的政局中,他竭尽心力,甚至精心编撰两册名录——《同志诸录》与《天鉴录》,分别罗列东林党人与非东林党人,献于魏忠贤以示忠诚。
魏忠贤借此清晰掌握朝中派系,精准清除异己,擢升亲信,尤其重用原齐、楚、浙三党中与东林对立者。
崔呈秀为攀高位,竟拜魏忠贤为义父,自称为子,廉耻尽失,毫无士人风骨。
整治那些标榜清流、自诩君子的官员,正需崔呈秀这般不择手段之人出手。
其军事才能未见显着,朱由校对其用兵之能亦不了解,但单凭其擅长权争倾轧,南京兵部尚书一职,舍他其谁。
如今兵权主要由李之才与张世泽掌控,朱由校并不指望他亲自统军。
而是希望他能以更果断、凌厉的方式,震慑那些自命不凡的官绅豪族,让他们见识朝廷的威严。
关于户部尚书一职,朱由校反复斟酌后,决定启用性格严苛、行事谨慎的户部主事曾侯斌。
此人出身陕西,刚从河南调回京城,与江南势力毫无瓜葛,派他前去执掌南京太仓,至少在立场上值得信赖。
只要他能确保税赋照章征收,管好国库钱粮,便已尽到职责。
拟好圣旨与手谕后,朱由校逐字审阅两遍,确认无误,才交予前来候命的杨寰,并命其派信使连夜南下送达。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