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巴不得姜沅多看些书。
让姜沅去书房安安静静地看,穆云锦喝了半杯热茶,和丈夫去了厨房。
一边搅着碗里的鸡蛋液她一边问:“待会儿吃完饭你和阿沅说一说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告诉她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出门在外凡事都要小心。”
钱她们也帮不到她什麽,国家对外汇管控很严格,私人是兑换不了外币的,只能到时候多给她置办点东西带出去。
“放心,我都记着呢。”
吃饭的时候,张望津就开始嘱咐姜沅了。
“不知道你们到时候会被分派到哪个地方,不过不管去哪儿,我都建议你住校,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去寄宿家庭住。”
当年他和知微是分别住在不同的寄宿家庭,也是许久才适应。
“一来是文化差距大,容易産生误解和冲突,二来是生活习惯问题,你如果住校去学校食堂选择还能稍微多一点。”
张望津其实最担心的是她一个女孩子住寄宿家庭不安全,虽然这些家庭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可作为长辈,他到底还是不放心。
要是分到同一个学校的留学生都寄宿,也能互相照应一二。
不过他出国已经是几十年前了,所以不知道现在怎麽样,只能说给个建议,怎麽选择还需要她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定。
说完这些,张望津沉吟片刻,最後还是选择说出来:“之前你师母让你认青淮当干哥哥其实还有另外一层考量,现在也可以告诉你。”
“青淮的父亲和我是一起留洋的,但是我先回国,他是深造过後才回来,在美师从物理学巨擘伯纳赫,这位你应该在我给你的期刊上看到过关于他的介绍。”
姜沅没想到张老师竟然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告诉她关于老师的事,心里十分讶异,面上却不显,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青淮的父亲回国後被戴上反学术权威的帽子,现在下落不明,但他在美国的师兄弟如今于行业内都是拔尖的存在,如果你在学校遇到了什麽困难,也许可以向他们求助。”
“阿沅,虽然不想打击你的积极性,但我还是直白的要告诉你,部分外国人对国人是带有偏见的,觉得我们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差。”
“让你知道这些不是让你畏惧退缩,而是提醒你做好埋头苦学的心理准备。你在华大一直很刻苦,可去了美国,时间有限,只有让他们尽早看到你的能力,才能提前进入他们的科研学术圈。”
“青淮爸爸那层关系你就当做万不得已时再用的底牌吧,国家知道你和青淮的关系,哪怕他父亲还没有平反,为了接触更多资源,拿出来用也不会有影响的。”
见姜沅握着筷子沉默不语,穆云锦在旁边说——
“阿沅,你也别太灰心,早些年我国也出了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像是青淮他爸爸,还有一些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为国家做贡献的,正是这些优秀人才的出现,也让这些国外的学校和研究所对我们国家的科研能力有所改观。”
“而且不是所有学校和研究机构都对外国人抱有偏见,也有很多重视学生才华和能力的高校,他们对人才的态度一直是开放和公平的,并不会介意培养出优秀的外国学生。”
“你只要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自然会有人能看得到你的光芒。”
姜沅闻言,脸上露出和缓的笑容,温声道:“我知道了,谢谢老师,谢谢师母。”
她担心的并不是这一点,刚才的沉默是在考虑要不要把自己师从老师的事告诉张老师。
姜沅经过这几个月和张老师的接触,知道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纯粹地热爱这个专业。
但仔细想想,时机还是不成熟,就算他可以信赖,也没必要在这个关头节外生枝。
而且说出来也只会让他伤心,至少现在张老师只认为是找不到老师的踪迹。
吃完饭,姜沅听张望津说了很多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事,并且还拿到了一个地址。
“他是我的朋友,也是留美华裔,我需要的外文书籍都是他帮我找来的。你去了美国後很多事我们远在国内顾不上,记住不要自己硬撑,他会帮忙的。”
张望津再三叮嘱,希望能给姜沅的留学生涯多上一道保险。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她这都是行万里了,早就把她视为自己晚辈的张望津确实是放心不下。
如果不提爱徒这个身份,就算姜沅跟着霍青淮喊,也得叫他们一声干爸干妈。
姜沅心里一片熨帖,将他所说的都记了下来,又去书房拿了一些资料後,才离开教职工家属院,回了军属院。
等她走了之後,张望津默然无言,在餐桌前坐了许久,才起身收拾桌子。
知微啊,希望阿沅学成归来後,能继续做曾经你我想做的事,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成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里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