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给诸葛亮100个诸葛亮 > 第460章 该如何封赏(第2页)

第460章 该如何封赏(第2页)

这些曾经辅佐先帝的老臣们,如今都已年迈,却仍在为朝廷操劳。

就在曹真也要跟随众人离开时,曹丕突然开口唤道:

子丹啊!何必急着走呢?留下陪朕小酌几杯再走也不迟。

曹真闻言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已经走远的王迪和其他老臣们的背影,又看了看仍留在房内的司马懿等人,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陛下,今日族中要商议赎回夏侯石等人的要事,曹仁叔父和夏侯惇伯父都在等着。这等大事,臣实在难以推脱啊。

曹丕听到这番话,不禁摇头苦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

看来老臣们与朕不是一条心,连宗族也与朕离心离德。朕这个魏国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曹真见曹丕如此失落,连忙解释道:

陛下误会了!事情并非陛下所想的那样。夏侯惇伯父一生清廉,他的意思是赎回夏侯石等人的费用由我们这些族人自行筹措,不必动用朝廷的库银。两位长辈都知道陛下处境艰难,他们这是想方设法要为陛下分忧解难啊。

听完曹真的解释,曹丕脸上浮现出愧疚之色,语气也变得诚恳起来:

子丹,方才的话是朕失言了,朕向你道歉。这样吧,朕亲自替你向叔父他们告假。你留下来,我们好好商议一番。你对邺城的情况最为了解,在宗族中又与朕最为亲近,朕若不与你商量,还能找谁商议呢?

见几位老臣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在宫门外,曹真这才重新落座。

曹丕见状,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即拍了拍手示意侍从。

不一会儿,下人们便送来了十多根新鲜的甘蔗。曹丕招呼着他的四位心腹近臣,连同曹真一起,大快朵颐地啃起了甘蔗。

曹丕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甘蔗,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仲达,方才你为何要阻拦王迪的提议?

司马懿闻言赶紧吐出嘴里的甘蔗渣,恭敬地回答道:

启禀陛下,丞相的计策确实精妙,但这样的计策不该由他口中说出。

曹丕听后立即明白了司马懿的言外之意。

他毕竟是经历过世子之争的人,对这些权谋之术再熟悉不过。

王迪的计策虽好,但若是由他提出并实施成功,这份功劳自然要记在他头上。

如今王迪已经权势熏天,若再立此大功,该如何封赏?

难道要赐他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吗?

况且,王迪不仅提出了计策,还要负责调兵遣将、筹措粮草、协调各方。

换句话说,这个计策若实施,王迪既是策划者又是执行者,这样的功劳权势岂不令人担忧?

曹真听完司马懿的话,不屑地嗤笑一声:

陛下!您这位幕僚未免太过小心眼了!他的弦外之音我听明白了,无非就是怕子启立功罢了。但是陛下!王迪不是外人啊!他是您的妹夫,是先帝特意留给您的肱股之臣!先帝花费十年心血培养王迪,就是为了让他辅佐陛下。如今您连先帝留下的人都不信任,连自家妹夫都怀疑,却偏要听信这些幕僚的话?

曹丕凝视着曹真良久,沉默不语。

曹真见状,赶紧咬了口甘蔗缓解气氛:

陛下,臣可能言语冒犯,但陛下待臣如手足,臣就必须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臣是个带兵打仗的,军营里也有这些勾心斗角,咱们曹家内部同样存在这些问题,这些臣都经历过。

但这些内斗只会消耗我们的实力。那刘备可不是偏安一隅的孙权,他是要光复汉室的人!徐坤更是与我们曹家有灭族之仇!大敌当前,我们难道不应该团结一致吗?

臣是先帝养子,先帝收养臣那天就说过,要把臣留给他将来的儿子,要秘密培养臣。若不是咱们曹家叔伯们相继离世,汉中之战先帝都不打算让臣参与。臣是如此,王迪也是如此!陛下若信不过王迪丞相,那就是信不过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