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换亲后嫁给探花郎元月月半盘 > 全文完结(第44页)

全文完结(第44页)

族长试探着说:“也许是阿——薛大人的母亲送给她的。”

“那也要跟我们回去,请薛老夫人辨认。若是确有其事,你们也可以告我没有证据就胡乱拿人。”衙役说完就把人带走。

山东村的人得知此事是林飞奴干的,只能任由他们把人带走。族长和村长面面相觑许久,决定去薛大哥家探探口风。

薛母一听薛二婶一家被拘,顿时出气多进气少,缓过来就去衙门。

到了公堂,薛母就说那些首饰是她送的。知县问她在哪里买的,她说在丹阳。知县叫人出去核实,她又说是在京师。

薛二哥也跟过来了,问他娘京师哪家店,他可以叫家丁回去打听,确有其事就把二婶一家放了。

薛母又说是临安。

知县提醒她,包庇和作伪证也有罪。

薛母又说她儿子乃陛下亲封的安国公。

知县心想说,安国公的小舅子和儿子就在后堂等着,不是有他们撑腰,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审你。

知县义正词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莫说安国公,就是当今太子,他也不敢包庇!”

刀笔吏心说,太子的名头可不如安国公有用。

薛母不懂,她吓得脸色煞白。

知县继续审薛二婶和儿子儿媳。薛二婶没胆子趁机敛财,薛瑞也没有这个脑子,知县只是几句话就审出是薛二婶的儿媳妇干的。

这个小妇人也不敢这么做。她爹和兄长撺掇的,认为只要他们不说就没人知道。送礼的人怕人知道,不会四处嚷嚷。

这事巧的是,他们收了钱没办事,真论起来不违法。

此时堂外很多人看热闹,知县也不能乱判,就叫衙役把送礼的人请来。礼物还给他,数落一顿,叫他回去。薛二婶一家被知县一通吓唬之后,知县叫他们回去,他们瘫在地上起不来。

林飞奴抱着大外甥出来:“二婶,怎么了?”

薛二婶指着林飞奴:“是你?!”

林飞奴点头:“是我。这次是给你个警告。再有下次,我不叫你们一家三口牢底坐穿,我不姓林!”转向薛母,“你猜我无官无职,为何敢这样做?”

薛母不敢猜。

林飞奴看向薛二哥和薛大哥:“走了。”

两对夫妻和三个孩子下意识跟他出去。

到人少的地方,林飞奴问:“大哥,二哥,不怪我吧?”

苏娘子脑子转得快,立刻说:“我和你大哥近日被那些人烦的恨不得搬家。你闹这一出,不出三天就能传遍全城,日后没人再找我们,我们谢你还来不及。”

林飞奴看向薛二哥:“心疼你娘?”

薛二哥叹气:“今日我心疼她,明天我走了,她又会给大哥添堵。为了大哥着想,我也不能心软。”

林飞奴很是满意。

下午把外甥交给龙凤胎,他提着东西带着俩家丁去双桥村。

这个时候林家人已经听说了林飞奴上午干的事,不禁庆幸因为当年林知了的那番话,林家人这些日子很是安分。否则今日被弄到公堂之上颜面尽失的就是他们。

也是知道林飞奴狠起来六亲不认,下午林家人见到林飞奴只话家常。约莫两炷香,林飞奴的大堂兄就陪他去上坟。

大堂兄问林飞奴住哪儿,林飞奴见他这么识趣就说了实话。

翌日上午,大堂兄带着儿女去客栈。林飞奴叫大外甥跟他们玩一会,然后就过去用饭。

大堂兄把在城里的亲人都叫过来。他们没有胡言乱语,林飞奴也没有甩脸子。和和气气一顿饭之后,林飞奴就领着大外甥走人。

又在丹阳待三日,林飞奴一行就去临安,又在临安玩几天,他们才北上。

薛大哥的独子也去了。

这一次,薛母没有说她不放心孙子,也没有提她想薛瑜。

林飞奴走后,刘丽娘的娘家人,林飞奴的亲娘,薛家和林家远亲才知道他干的事。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忍不住感叹,这手段和心性,不愧是薛通明的亲小舅子。

回去和来时大差不差。

经过这次出行,小薛林明显成长了不少。然而一看到林知了他又变成小娃娃,扑到林知了怀里就说:“娘啊,我实在太累了。”

林知了抱着他说:“娘给你好好补补。”

小不点高兴地点点头就下来,对他大堂兄说:“舅舅的院子在这里。你跟我来!”

出发前,林飞奴就说过还住在他院中。没想到小孩还记得。有些局促的半大小子被小不点拽的脚步踉跄,瞬时忘了拘谨。

无需担心亲戚添堵,林知了和薛理终于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三年后,薛理出任大理寺卿,虽无宰辅之名,却有宰辅之实。

林飞奴没有在兵部,他科举高中后去了工部,因为火炮让他认识到即便将领不行,有了火炮也一样可以碾压敌人。

薛理四十岁这年春天,林知了三十六岁,她在京师举办筹办厨艺大赛。

就在年前,薛瑜把食谱印刷出来,销往四方。

会做菜的人多了许多,厨艺大赛十分热闹。奖品由丰庆楼提供,一等是半斤重的金勺子,二等是银勺子。

考虑到菜品很多很难评选,所以一等有五名,二等十名,三等五十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