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绕路?从侧面穿过去?”
“试试看。”
命令下达后,车队转向西北方向,试图避开炮台密集区。可刚移动不到两公里,地面再次震动。
新的炮台从斜侧方升起,位置正好卡住行进路线。
“我去,还会预判?”小李骂了一句,“这玩意儿成精了?”
“不是成精。”陈渊沉声说,“是整个区域都被划入防御协议。我们只要在有效范围内移动,就会被计算路径并提前布防。”
“那怎么办?站着不动让他们当靶子练手?”
没人接话。
气氛一下子沉了下来。
这时技术兵传来新消息:“老大,我现一个问题。每次炮台升起前,地下都有一次微弱的能量波动,持续时间大概三秒。如果我们能在它完全展开前摧毁,也许能争取时间。”
“怎么毁?等它冒头再打?来不及。”
“可以用电磁脉冲弹。”技术兵建议,“短时间干扰它的启动流程,让一批炮台无法正常工作,然后我们趁机突进。”
陈渊想了想:“可行。但脉冲弹影响范围有限,只能保一段路的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就分段推进。”副指挥官接话,“炸一段,跑一段,像拆炸弹那样一步步来。”
“风险高。”陈渊说,“一旦中间断了节奏,后面没跟上的人会被集火。”
“可眼下也没别的办法。”
陈渊沉默了几秒,最终点头:“按计划执行。先用两枚脉冲弹开路,突击组紧随其后,火力组掩护,维修和支援留在最后。所有人保持间距,别扎堆。”
命令传下去后,队伍重新编组。
第一枚脉冲弹射后,前方三百米内的炮台果然出现延迟启动的情况。六台突击机甲立刻加冲出,在炮台完全升起前将其摧毁。
“成功了!”小李兴奋地喊,“咱们能过去!”
可就在第二波准备跟进时,异变陡生。
原本安静的东北角地面猛然炸开,一道巨大的机械臂破土而出,顶端装载着旋转炮管,瞬间锁定车队中部。
“隐蔽!”陈渊吼出的同时猛推操纵杆。
轰鸣声接连响起,三台支援机甲被直接命中,其中一台当场瘫痪,驾驶员受伤。
“哪来的这玩意儿!”小李惊叫,“地图上根本没标!”
“不是固定炮台。”陈渊盯着屏幕,“是移动式拦截单元,埋得更深,平时不显信号。我们触了临界推进度,它才启动。”
“现在怎么办?前面有炮阵,旁边冒巨臂,再待在这儿就是活靶子!”
陈渊快翻阅资料,忽然想起一件事:“昨天那些无人机为什么不攻击?因为它们的任务不是杀伤,是监测我们的行为模式。这个系统在学习我们。”
“啥意思?”
“意思是,它越打越聪明。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帮它优化下一步防御。”
全场一静。
有人低声说了句:“合着咱们是在给人家喂数据?”
“所以不能按常理打了。”陈渊站起身,“既然它算我们会走哪条路,那我们就走它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