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几个看完毛骨悚然的小故事 > 第48章 故宫夜话(第3页)

第48章 故宫夜话(第3页)

“为什么不让人靠近?”林墨追问,心跳不由得加快。

老张放下工具,压低声音:“老辈人说那里不干净。民国的时候,有看守的太监说夜里经常听到女人的哭声,还看到过白色的影子在宫墙里飘。几十年前,有个年轻的研究员好奇,夜里偷偷溜进去,结果第二天被现晕倒在里面,醒来后就精神失常了,嘴里一直念叨‘井里有血’‘别抓我’。从那以后,冷宫就成了故宫的禁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墨的后背泛起一阵寒意,但丝绸上的字迹和珍妃的冤屈像一块石头压在她心头。她决定今晚去冷宫看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找到真相。

这天晚上,月色朦胧,云层像薄纱一样遮住了月亮。林墨换上一身深色衣服,把祖父的怀表揣在兜里,悄悄溜出了宿舍。她按照老张描述的路线,穿过慈宁宫西侧的夹道,朝着景祺阁的方向走去。

夜风吹过宫墙,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低声啜泣。路边的古树枝桠扭曲,在月光下像一只只伸向天空的手。林墨握紧怀表,表壳的冰凉让她稍微镇定了一些。路过一处假山时,她隐约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却什么也没看到,只有自己的影子在地上晃动。

冷宫的宫墙比别处的要高大许多,墙头上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墙头的琉璃瓦大多已经碎裂,露出里面的泥土。宫门口挂着一把巨大的铜锁,锁身锈迹斑斑,上面还缠着干枯的藤蔓。林墨绕着宫墙走了一圈,现西南角的墙根处有一个狗洞,洞口被杂草掩盖着,足够一个人钻进去。

她犹豫了一下,拨开杂草钻了进去。冷宫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腐朽气味,杂草没过膝盖,踩上去出“沙沙”的声响。几间宫殿的门窗都已经腐朽脱落,露出黑洞洞的窗口,像一只只空洞的眼睛。庭院中央有一口枯井,井口用石板盖着,石板上刻着模糊的花纹。

林墨打开手机手电筒,光柱在黑暗中晃动,照亮了地上散落的瓦片和枯枝。她一间间宫殿查看,里面空空荡荡,只有积满灰尘的破桌椅和蛛网。就在她准备离开最后一间宫殿时,突然听到墙角传来微弱的哭声,那哭声悲悲切切,时断时续,听得人心头酸。

林墨壮着胆子走过去,手电筒的光柱扫过墙角的蛛网,网中央挂着一个东西。她走近一看,是一只玉镯,玉质温润,上面雕刻着缠枝纹,镯子内侧刻着一个“珍”字,镯子的缺口处还沾着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

林墨伸手取下玉镯,触手冰凉,仿佛带着刺骨的寒意。就在她握住玉镯的瞬间,手电筒突然熄灭了,房间里陷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无尽的悲伤:“你终于来了……”

林墨吓得浑身一颤,手里的玉镯掉在地上,出清脆的响声。她摸索着想要开门逃跑,却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重重摔倒在地,手肘磕在石阶上,传来一阵剧痛。

黑暗中,一个白色的身影缓缓从墙角升起,身影越来越清晰。那是一个穿着旗装的女子,面色苍白如纸,髻散乱,眼睛里流着暗红色的血泪,正是丝绸上绣着的那个女子。

“你是谁?”林墨蜷缩在地上,声音颤抖着问道。

“我是珍妃啊……”女子的声音带着哭腔,每一个字都像冰锥一样刺进林墨的心里,“他们都以为我死在了那口井里,却不知我还有一缕冤魂被困在这冷宫里。这玉镯是光绪皇帝送我的定情信物,我死的时候一直戴在手上,后来被人从井里捞出来,藏在了这里,等着有人能现真相。”

“你的尸骨不是已经被安葬了吗?”林墨鼓起勇气问道。

女子凄惨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那只是他们掩人耳目的假象!当年慈禧太后确实下令杀我,但动手的不是崔玉贵,而是李莲英!他嫉妒我得到皇上的宠爱,更怕我支持变法动摇他的地位,就趁着乱局伪造懿旨,把我推入井中。事后他又买通宫人,用一具宫女的尸骨冒充我下葬,还把我的魂魄锁在这冷宫里,让我永世不得生!”

林墨恍然大悟,原来历史记载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样的阴谋。珍妃的冤屈被掩盖了百年,连死后都不得安宁。

“我该怎么做才能帮你?”林墨看着女子血泪交织的脸,心中充满了同情。

“把这玉镯交给文物部门,告诉他们我的故事,让世人知道真相。”女子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声音也越来越微弱,“我被困在这里太久了……只要真相大白,我的魂魄就能得到解脱……”

说完,女子的身影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空气中。手电筒突然亮了起来,房间里恢复了原样,只有地上的玉镯还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林墨捡起玉镯,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走出冷宫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冷宫的宫墙上,驱散了弥漫整夜的寒意。她知道,珍妃的冤魂终于可以得到安息了。

回到宿舍,林墨把玉镯和丝绸小心地收好。她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故宫的红墙里藏着太多的秘密和冤屈,而自己仿佛成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用祖父留下的怀表,一点点揭开这些被历史尘封的真相。

第四章:太和殿的回响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将玉镯和丝绸交给了文物部门,并详细说明了现的过程。专家们对玉镯进行了鉴定,确认是清代光绪年间的物品,镯子内侧的“珍”字和缺口的血迹残留都与历史记载的珍妃特征吻合。丝绸上的暗语也被证实是清代宫廷密写方式,这一现填补了珍妃之死的部分历史空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消息传开后,工作室里的气氛有些微妙。老张看林墨的眼神多了几分复杂,既带着担忧,又带着一丝了然。“小林啊,你这体质怕是跟故宫的老物件特别投缘。”他叹了口气,“但缘分太深未必是好事,这些百年的冤屈和执念,沾上了就很难甩掉。”

林墨没有在意老张的话。经历了婉容和珍妃的事后,她对故宫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敬畏,也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她相信祖父的怀表指引她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遗愿,更是为了揭开更多被掩埋的真相。

这天下午,修复部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修复太和殿里的一幅巨型匾额。匾额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御笔,上书“建极绥猷”四个大字,因年久失修,匾额边缘出现了裂痕,部分金漆也已经剥落。由于匾额体积庞大,只能在太和殿内进行修复,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游客参观,修复工作被安排在夜里进行。

“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也是最有讲究的地方。”出前,老张反复叮嘱,“那里的老物件都带着龙气,寻常的脏东西不敢靠近,但夜里的规矩更多。子时之前必须完成外层清理,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能抬头看殿顶,更不能触碰龙椅。”

林墨点点头,把祖父的怀表紧紧揣在兜里。太和殿作为故宫的正殿,承载着明清两代的皇权象征,里面的文物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夜幕降临,林墨和老张带着修复工具来到太和殿。殿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巨大的梁柱支撑着高高的穹顶,殿内的金砖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建极绥猷”的匾额悬挂在龙椅上方,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虽然有些斑驳,却依然透着威严。

“你负责清理匾额下方的裂痕,我去调配金漆。”老张递给林墨一把软毛刷和清理剂,“小心点,这匾额的木质已经很脆弱了。”

林墨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用软毛刷清理匾额边缘的灰尘。殿内异常安静,只有毛刷摩擦木头的轻响和自己的呼吸声。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殿顶的藻井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上面雕刻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

就在她清理到“猷”字下方时,指尖突然触到一个凸起的小点。她仔细一看,现是一个极小的暗格,暗格的边缘与匾额的木纹完美融合,不仔细看根本现不了。林墨心中一动,用镊子轻轻撬开暗格,里面放着一卷小小的羊皮纸。

她把羊皮纸展开,上面用朱砂写着几行字,字迹潦草而急促,像是在极度匆忙中写就的:“雍正十三年八月廿三,龙椅异动,殿顶有黑影盘旋,帝心不宁。钦天监言‘龙气外泄,需以人祭’,然祭品非牲畜,乃……”后面的字迹被血迹晕开,模糊不清,只留下一个“童”字的残笔。

林墨的心跳骤然加快。雍正十三年八月正是雍正皇帝驾崩的月份,历史记载雍正帝死因成谜,民间一直有各种传说,难道与羊皮纸上的内容有关?“以人祭”“童”字残笔,这些字眼让她不寒而栗。

“小林,清理得怎么样了?”老张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墨赶紧把羊皮纸藏进兜里,应声答道:“快好了,张师傅。”

老张走进殿内,手里拿着调配好的金漆:“别分心,太和殿的东西不能乱碰。”他的目光扫过匾额,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这匾额有什么异常吗?”

“没……没有。”林墨有些心虚,低头继续清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