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听过最毛骨悚然的故事 > 第9章 送阴人(第3页)

第9章 送阴人(第3页)

就是现在!我挣脱红绣鞋的束缚,抓起火折子狠狠按在土堆上。煤油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光中,我仿佛看到一具穿着红衣的尸骨在火焰里挣扎,骨骼出“噼啪”的脆响,像是在碎裂。

“我不会放过你!”红衣女人的声音从火里传来,凄厉得让人头皮麻。她的身影在火光中扭曲、淡化,最后化作一缕青烟,被风吹散了。

缠绕在脚踝上的红绣鞋也随之化作纸灰,连带着脖子上的红印,竟也慢慢褪去,只留下浅浅的白痕,像是从未存在过。

火灭后,土堆变成了焦黑的一片,那棵歪脖子树的叶子全落了,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像只伸向阴曹地府的手。供桌上的牌位已经烧得只剩灰烬,爷爷留下的铜铃掉在地上,铃舌断了,再也响不起来。

我跪在地上,望着爷爷消失的方向,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原来他从未离开,一直守在义庄,守着我。

第四章唢呐

处理完红衣女人的事,我以为能安稳些。可没过多久,义庄又来了个“客人”。

那天是七月半,鬼门大开的日子。傍晚时分,义庄门口突然响起唢呐声,调子悲戚,像是送葬的哀乐。我心里紧,这乱葬岗附近从没来过吹唢呐的,更何况是这种日子。

我抓起桃木剑走到门口,只见夕阳下,一个穿黑袍的老头背着唢呐,站在乱葬岗边缘,正对着义庄的方向吹奏。他的脸藏在斗笠阴影里,只能看到下巴上的白胡子,被风吹得乱飘。

“老人家,您找谁?”我试探着问。

老头停了唢呐,抬起头。斗笠下的脸,竟是青灰色的,眼睛浑浊得像蒙了层灰,嘴角还挂着丝黑血。“沈老头的孙子?”他的声音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我是前村的王唢呐,去年吹丧时倒在半路,有桩事没了,想请你送一程。”

我心里咯噔一下:“您要送啥?”

“送段唢呐。”王唢呐举起唢呐,吹口处还沾着暗红的痕迹,“我答应过李寡妇,要给她吹段《喜相逢》,她等了一辈子,就盼着这曲子。”

我想起爷爷的规矩,王唢呐是横死的,本不该接。可看着他手里的唢呐,又想起李寡妇——她住在村头破庙里,年轻时等一个赶考的书生,等了五十年,书生没回来,她倒成了疯疯癫癫的孤老婆子。

“地址。”我终究还是松了口。有些执念,总该了了。

王唢呐报了破庙的地址,又吹起了唢呐,转身走向乱葬岗深处,黑袍在风中飘着,像只展翅的乌鸦。他走后,空气里留着股铁锈味,像是唢呐管里淌过血。

半夜子时,我按约定去了破庙。庙里没点灯,只有月光从屋顶破洞漏下来,照亮角落里蜷缩的身影——正是李寡妇。她头花白,身上盖着件破烂的红棉袄,眼睛闭着,像是睡着了。

“李婆婆?”我轻唤一声。

李寡妇没动。我走近了才现,她的身体已经硬了,嘴角带着丝笑,像是梦到了什么好事。她手里攥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个“郎”字,磨得亮。

就在这时,庙外传来唢呐声,还是那曲《喜相逢》,只是调子欢快了些,像是真的在贺喜。王唢呐的身影飘进庙,斗笠落在地上,露出青灰色的脸。他走到李寡妇身边,低头看着她手里的玉佩,浑浊的眼睛里竟滚下两滴泪,黑得像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来晚了。”他举起唢呐,凑到嘴边。

《喜相逢》的调子在破庙里响起,欢快中带着说不出的悲凉。月光下,李寡妇的手指突然动了动,攥着玉佩的手,竟慢慢松开了。王唢呐吹得更急,唢呐声里,我仿佛看到年轻时的李寡妇,穿着红棉袄,站在村口老槐树下,等着那个戴书生帽的年轻人;看到王唢呐背着唢呐,躲在树后,偷偷看她,眼里的光比星星还亮。

一曲终了,王唢呐的身影开始变淡。他看着李寡妇,笑了,青灰色的脸上露出丝暖意:“这下,你不用等了。”

他的身影彻底消失时,唢呐掉在地上,摔成了两截。我捡起唢呐,吹口处的暗红痕迹,竟变成了鲜红的,像是刚滴上去的血。

第二天,村里人现李寡妇没了,她脸上带着笑,手里的玉佩不知去向。有人说,看到破庙里有两个影子,一个穿红,一个穿黑,手牵着手往西边走了,走几步,就有唢呐声飘过来,调子欢快得很。

我把王唢呐的唢呐碎片埋在乱葬岗,埋的时候,竟挖出个玉佩,正是李寡妇攥着的那块“郎”字佩。玉佩背面,刻着个极小的“王”字,被岁月磨得快要看不清了。

第五章终局

当了三年送阴人,我见过太多执念。有舍不得孙子的老太太,有记恨丈夫的红衣女,有欠了句承诺的老唢呐……它们像一根根线,缠在阳间,也缠在我心里。

二十四岁那年冬天,我去邻村送个“客人”。回来时,路过乱葬岗,看到个穿虎头鞋的小孩,正蹲在地上玩泥巴。他的脸冻得通红,鼻尖挂着鼻涕,看到我就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小朋友,你怎么在这?”我走过去问。这乱葬岗除了我,从没来过活物,更别说小孩。

小孩抬起头,眼睛突然变得漆黑,没有眼白:“我是你爷爷送的最后一个客人。”

我心里一震:“你说啥?”

“他说你太犟,守着义庄不肯走,”小孩抓起一把泥巴,往我手上抹,“让我来告诉你,这行当该断了。”

泥巴冰凉,沾在手上竟像烧起来似的疼。我看着小孩的脸,慢慢变成了爷爷的模样,还是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睛里带着熟悉的温和。

“三儿,爷爷护不了你一辈子,”爷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阴阳两界,各有各的道,你总守着过去,怎么活?”

我愣住了。是啊,爷爷走了三年,我守着义庄,守着这送阴的行当,到底是为了啥?是为了那些未了的执念,还是为了给自己找个不离开的借口?

“走吧,找个正经活计,娶个媳妇,生个娃,”爷爷的身影开始变淡,“别学我,困在这义庄里,连轮回都赶不上。”

小孩的身影消失时,我手里的泥巴变成了灰烬,风一吹就散了。乱葬岗的雪开始下,纷纷扬扬的,落在义庄的屋顶上,像盖了层白布,把那些阴森的过往,都埋了起来。

开春后,我锁了义庄的门,把爷爷留下的东西都埋在了乱葬岗,包括那把断了铃舌的铜铃,和那柄沾过我血的桃木剑。

我去了县城,在码头找了个扛活的差事,每天流着汗,挣着干净的铜钱。偶尔路过纸扎店,看到里面的纸人纸马,还是会想起落马坡的纸新娘,想起屠户巷的老太太,可心里的寒意,却淡了许多。

三年后,我娶了个缝补衣裳的姑娘,她叫春桃,眼睛很大,笑起来有两个酒窝。我们在县城租了间小屋子,窗台上摆着她种的太阳花,金灿灿的,像永远不落的太阳。

儿子出生那天,我去给春桃买红糖,路过巷口的算命摊。算命先生拉住我,说我身上有阴气,是沾过太多阴物的缘故。

我笑了笑,没说话。有些东西,沾过就是沾过,躲不掉,也不必躲。就像爷爷说的,阴阳两界,各有各的道,守住良心,走哪条道都行。

回家的路上,风里飘着糖炒栗子的香味。我摸了摸怀里的红糖,脚步轻快。路过乱葬岗方向时,仿佛又听到了唢呐声,这次不是悲戚的《送魂曲》,也不是欢快的《喜相逢》,而是段极平和的调子,像是在说,都过去了,往前看。

我抬头看了看天,蓝得亮。远处的义庄,早就被荒草淹没,只有那棵歪脖子树,还在风中摇晃,枝桠间,似乎有个穿蓝布褂子的老头,正对着我笑,手里的铜铃,好像轻轻响了一声。

(全文完)

喜欢毛骨悚然的小故事请大家收藏:dududu毛骨悚然的小故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