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嬴政有系统 > 第73章 铁流卷北疆(第1页)

第73章 铁流卷北疆(第1页)

北疆军报如同刺骨寒流,瞬间冻结了咸阳城内因骊山爆炸和“星师”现世而引的种种纷争与猜忌。技术代差的威胁,从隐性的恐惧变成了显性的、即将踏碎边关的铁蹄。议事院内,先前关于权责、资源分配的龃龉,在“匈奴得利器,即将南下”这赤裸裸的生存危机面前,被迫暂时搁置。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混合着焦虑与决绝的凝重。

嬴政端坐于主位,苍白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唯有眼底深处冰封的锐利,昭示着他内心的风暴。他面前摊开着那封染血的军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出规律而沉闷的声响,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军报,诸卿都看过了。”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千钧重压,“‘星师’已不再满足于暗处搅动风云,他们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卑劣的方式——武装胡虏,欲借匈奴之刀,犁庭我华夏根基。争论、猜忌,此刻毫无意义。唯有战,且必须胜。”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项羽和一直沉默伫立在武将队列后方的韩信身上。

“项羽。”嬴政点名。

“臣在!”项羽踏前一步,声若洪钟,重瞳之中战意混合着暴戾熊熊燃烧。资敌匈奴之举,彻底触犯了他的逆鳞。

“朕命你,即刻整顿靖安司主力,并抽调楚军精锐,组成北征主力军团。你的任务,是正面迎击伊稚斜部,依托北疆现有防线及险要地势,层层阻击,务必将其主力阻挡在长城以南!不惜一切代价,稳住正面战线!”嬴政的命令清晰无比,赋予了项羽最传统也最核心的战场角色——主力决战的统帅。

“喏!”项羽抱拳领命,声震屋瓦,“陛下放心!有朕在,胡虏休想踏过长城一步!朕定要亲手拧下伊稚斜的脑袋,看看那‘星空使者’给了他几个胆子!”

嬴政微微颔,目光转向那个清瘦而沉默的年轻将领:“韩信。”

韩信出列,躬身行礼,姿态沉稳,并无项羽那般外放的霸气,但眼神锐利如鹰隼。

“朕命你,以北疆行军总管之名,组建一支快反应、精于突袭、渗透、破坏的特种部队。人员由你从各部,包括黑冰台‘幽影’、刑徒军锐士、汉军轻骑中自行遴选,求精不求多。”嬴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信任,“你的任务,不是与匈奴主力正面碰撞,而是穿插、迂回、渗透至敌后。要目标:找到并摧毁匈奴已获得的新型军械库,猎杀其操作这些军械的技术人员,破坏‘星师’可能建立的补给线。必要时,可对伊稚斜的中军指挥部,执行斩战术!”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且艰巨的任务,要求指挥官具备乎常人的战术眼光、冒险精神和对部队的精准掌控力。将这把“奇兵”之刃交给资历尚浅的韩信,无疑是一场豪赌。

韩信深吸一口气,没有任何推诿,沉声道:“臣,领命!必不负陛下所托!”

战略方向已定,但具体执行,立刻便撞上了残酷的现实——资源。

先是兵员。项羽要组建主力军团,自然要求将最精锐、装备最完善的部队划归他麾下。而韩信要组建奇袭部队,同样需要身手矫健、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特殊人才。

“陛下!”项羽先开口,目光扫过韩信,带着一丝审视,“主力军团乃决战根本,需以重甲步卒为核心,配以强弓硬弩,方能抵挡胡骑冲击,尤其是对方可能装备了那种怪异金属护甲。军中所有重甲、强弩,应优先配备我部。至于韩将军所需……奇袭贵在神,轻装简从即可。”

他这话看似有理,实则几乎掐断了韩信获取精良装备的渠道。

韩信并未直接反驳,而是看向嬴政和负责度支的萧何,平静陈述:“陛下,萧尚书。奇袭部队虽不需重甲,但面对可能出现的奇异金属护甲,寻常箭矢刀剑恐难奏效。臣需要一批特制的破甲锥、重型手弩、以及爆破火具。同时,部队需要最好的战马,以保证机动能力。”

萧何顿感头大如斗。他面前摊开的竹简上,记录着库房那点可怜的家底。精铁、良马、强弓硬弩,每一样都捉襟见肘。

“霸王,韩将军,”萧何苦着脸,“库房情况二位也知晓。重甲、强弩数量有限,需同时保障北疆原有守军与霸王新编军团,已是左支右绌。韩将军所需的特制破甲器械,打造更需时间。战马亦然,优质战马多集中于霸王麾下及北疆边军,短时间内难以大量抽调。”

场面一时僵持。项羽冷哼一声,显然不愿让步。他知道韩信此去风险极大,但更坚信正面战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就在这时,张良轻摇羽扇,开口调和:“霸王,韩将军,二位所请皆是为战局考量。良以为,或可折中。现有重甲强弩,优先保障霸王主力军团,以固防线。但请霸王从麾下拨付一批经验丰富的斥候、轻骑骨干予韩将军,以充实其奇袭部队根基。至于特制破甲器械……”他转向萧何,“萧尚书,可否集中所有工匠,暂停部分非紧急军械打造,全力攻关破甲锥与重型手弩?材料方面,我典客司可尝试通过商贸渠道,紧急从江南、巴蜀筹措一批优质铁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嬴政最终拍板:“准子房所议。项羽,拨付五百精锐轻骑予韩信。萧何,集中工匠,优先打造破甲器械,批成品直接交付韩信部。韩信,你部所需战马,可从北疆边军现有马匹中优先挑选,朕会手谕王离将军配合。”

这是一个典型的妥协方案,各方都做出了让步,但也基本保障了战略的执行。项羽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韩信则深深一躬,他知道,这已经是在现有框架下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

资源争夺的波折并未结束。当萧何拿着初步拟定的物资调配方案,找到负责后方维稳及“文明火种”计划的刘邦时,这位副执政直接跳了起来。

“什么?!又要抽走那么多粮草、民夫,还要加快往巴蜀转移匠人和典籍?!”刘邦指着方案,声音都尖了几分,“萧何!我的萧大尚书!你知不知道现在关中是什么光景?骊山爆炸才过去几天?人心惶惶!市面萧条!俺老刘好不容易才压住场面,你现在又要抽血?!那些匠人走了,坊市谁来干活?典籍运走了,学子们怎么看?你这是要逼俺老刘去当强盗,强征民夫吗?!”

萧何耐着性子解释:“沛公!北疆军情如火!霸王和韩将军的部队一旦开拔,每日人吃马嚼皆是天文数字!‘文明火种’计划是陛下为保留文明根基所定,如今‘星师’与匈奴勾结,局势危殆,必须加!若前线崩溃,后方再安稳又有何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