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清川是什么 > 第 29 章(第1页)

第 29 章(第1页)

第29章

崔家庄子闹野猪的消息,不知怎的就传到了孟寰海耳朵里。是王主簿“无意”中提起的,说崔家为那几垄番薯,夜里都加了双岗,怕被畜生糟蹋了。

孟寰海当时正啃着个干馍,闻言,嗤笑一声:“他崔家也有怕的时候?几头野猪就紧张成这样?”可过了半晌,他放下馍,对赵铁柱吩咐道:“去,找几个老猎户问问,对付下山拱食的野猪,有什麽土法子,动静小,别惊着……别把地里的苗吓着了。”

赵铁柱领命去了。王主簿在一旁听着,眼神闪烁,心里琢磨,这位爷对崔家的番薯,是不是也太上心了些?

法子问来了,是在田地周围撒上些混合了特殊草药和烈酒的碎骨头,野猪闻了那味儿就不爱靠近。孟寰海让赵铁柱把法子“悄悄”递给了常与县衙来往的一个老农,那老农又“恰好”是崔家庄子上一个管事的亲戚。

于是,崔家庄子防野猪的法子,就这麽无声无息地更新换代了。

崔敬祜得知後,只是淡淡一句:“知道了。”指尖的核桃却盘得比平日快了些。他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盆精心养护的兰花。这兰花娇贵,水多了烂根,水少了枯叶,日照风向皆有讲究,需得时时看顾,半分马虎不得。

他忽然觉得,孟寰海就像那闯入他井然有序世界的野猪,粗鲁,莽撞,不按规矩来,却偏偏让他这盆习惯了温室的兰花,感受到了外面风雨的气息,一种野蛮又真实的生气。

几天後,孟寰海为着清丈田亩的事,头大如斗。阻力比他想象的还大,乡绅们明里暗里使绊子,公文往来扯皮,进展缓慢。他憋了一肚子火,在二堂里来回踱步,像头焦躁的困兽。

这时,崔家别院又来了人。这次送的不是什麽吃食,而是一卷用牛皮纸仔细包着的图册。送来的人说:“家主听闻大人为县务操劳,特将此物奉上,或可参考。”

孟寰海疑惑地打开,竟是一套极为详尽丶标注清晰的清川县历代田亩鱼鳞图册的抄本!上面将各乡各里田地的变迁丶归属丶等级记录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一些早已湮没在历史中的隐田丶黑地的蛛丝马迹!

这东西,对正在推动清丈田亩的孟寰海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比十筐枇杷丶一百盅梨水都管用!

他拿着那卷沉甸甸的图册,心情复杂到了极点。崔行川这厮,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手段,真是玩得炉火纯青!前番送吃食是示好怀柔,如今送上这“利器”,既是帮忙,又何尝不是一种示威?展示他崔家对清川县无与伦比的掌控力?

“他娘的……”孟寰海骂了半句,後半句咽了回去。他小心地将图册收好,锁进了柜子里。这东西,他得用,也必须用。哪怕明知是带着刺的礼物。

夜里,他对着那幅《四海升平图》发呆。挚友描绘的盛世景象,离清川县似乎依旧遥远。而那个总在他需要时,以一种别扭方式出现的崔行川,却像这图上原本没有的一笔浓墨,突兀又真实地存在着。

他想起破庙里他啃着冷硬的干粮,崔敬祜安静地煮着那罐野菜粥;想起他被府兵押走时,茶楼窗口那一闪而过的青衫身影。

“同行人……”他脑子里又冒出这个梦里的词,随即用力甩头,像是要把这荒谬的念头甩出去。“屁的同行人!就是只小小年纪就成了精的狐狸!”

而崔家别院里,崔敬祜抚着琴,琴音却有些杂乱。送出那卷图册,是一步险棋。这等于将崔家掌握的部分底牌,暴露给了孟寰海。族中长老若知晓,必定反对。

但他还是送了。与其让孟寰海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碰得头破血流,最终一事无成,不如给他指明方向,让他这把刀,砍在该砍的地方。至于这会带来什麽後果,他暂时不愿去想。

老仆在一旁低声提醒:“家主,三老爷那边,对您近来对县衙的……关照,颇有微词。”

崔敬祜琴音未停,只淡淡道:“清川县稳,崔家才能久安。孟知县若能做成事,于崔家并非坏事。”这话,像是在说服别人,也像是在说服自己。

琴音袅袅,缠绕着说不清的心事。一个像野猪般横冲直撞,一个如兰花般深藏幽谷,本不相干的两种生灵,却在这清川县的土地上,因着时势,因着各自的责任与执念,根须悄悄缠绕在了一起。

这缠绕,是共生,还是彼此束缚?无人知晓。只知道,藤蔓已爬上墙头,再难轻易分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