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象蛇讲的什么 > 第八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2页)

第八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2页)

楚颐预想中的狂喜并没有出现在贺君旭脸上,取而代之的是几近充溢的心疼与自责。贺君旭手掌轻颤地捧着他的脸,哑声道:“我……又让你一个人受罪了。”

“别说傻话。”见贺君旭眼底猩红,楚颐犹豫半晌,还是擡手覆上了他的手,略带自负地道:“如果我不愿意,谁也逼不了我。”

楚颐一直知道,贺君旭是一个直来直去的莽夫,因此总是很容易被他算计,也很容易被他看穿心里的想法。唯独的例外便是分别那日,贺君旭为他解除蛊毒,把所有钱财宝物留给他,却又趁他熟睡时走得那样决绝,叫楚颐不知道他到底是爱自己,还是高风亮节的赎罪。但他知道,若他喝了那副滑胎药,贺君旭便真的与他再没有瓜葛了。他自可无牵无挂,天涯海角,从此相忘于江湖。他知道,事到临头,他舍不得。就算贺君旭真的对他没有那种情意,他仍然是舍不得。

看着眼前人,贺君旭的心软成一片,只觉得汹涌的情感怎麽也表达不出,恨不得将心剜出来送给楚颐。楚颐前半生历尽轻侮与欺骗,养成如今这副过分防御和扭捏的性格,却仍独自生下了他们的孩子。

孩子是六月初十出生的,那在贺君旭被廷杖重伤时,楚颐……还在月子里。刚分娩完的人最忌吹风受凉,本该闭门调养的时候,他却乘着风,孤身连夜来看自己。

“你真傻,”贺君旭颤声道,“还以为你是个聪明的,定能过得很好很好,不成想你比我还傻。”

贺君旭紧紧地环住楚颐,不留一丝空隙:“我也不放你走了,我得把你看牢了才行。”

从前只有楚颐说他笨的份,不曾想也有被说傻的一天,偏偏楚颐也自觉感情用事,一下无法反驳,只沉默地被贺君旭箍在怀里。

轻柔的吻,蜻蜓点水地落在楚颐的额间,鬓角,太阳xue,叫他眼睛发热,心尖发痒,贺君旭含糊低沉的声音好像隔着一个长长的美梦,一边亲吻一边问:“头还会疼吗?”

吻一路蜿蜒,落在每一根手指上,落在重新练剑後长出的新茧与疮痂上,“手还会疼吗?”

然後落在腰间,溯流而上,最後停在左胸膛上,分享同一份共振,“心……还会疼吗?”

细细密密的情绪如梅子黄时雨,无处可避地淹没了楚颐的心房,叫他沉沦陷落,又叫他葳蕤而生。

如此明月夜,天涯共此时。

明月高悬,无论贵贱,无论悲欢,它的清辉总是平等地倒映在每一个望月之人的眼中,洒在天涯或离或合的每一个角落。

它照亮了剪烛夜话的西厢,也照亮了幽冷牢狱里的天窗。

天牢里的严玉符,郦朝开国以来的第一位丞相,此刻也沐浴在如此清冷浩渺的月光之中。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他的家眷却各自关在了单独的狱房之中。听着走廊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严玉符眼帘半擡,衰老的声音依旧儒雅:“陛下近来抱病,不该亲临这等污糟之地的。”

庆元帝站立在狱门外,隔着斑驳的栏杆,帝相二人俯仰对视。

仪鸾卫打开牢门,捧入一壶清酒,又垂首退下。酒壶的下方,还压着一纸尚未落款的认罪书。

严玉符看着杯中酒倒映的天上月,这真是上好的鸩酒,如梦如露,一丝杂质也无。认罪书上的字也临摹得与严玉符亲笔无异,实在用心。

“玉符,不要恨朕。”庆元帝神情肃穆,“你我当日结义,约好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为兄时日无多,很快也会与你和三弟团圆。”

“人固有一死,臣倒是活得太久了。”严玉符的声音里没有幽怨或悲戚,他客观地陈述,“这几日我时常想,若我也像三弟那样早早地为你牺牲……大哥只会记得二弟的好,二弟也只会知道大哥的好。”

“玉符,我从没有一刻怀疑过你对我的心。可如今只有熠儿能承大统了,为了这郦朝千秋万代,朕没得选。”庆元帝风霜纵横的脸上一派平静,“谢家已除,煜儿再翻不出什麽浪花,但还有那些跟随朕打江山的开国元老。他们服朕,却未必服熠儿,一旦朕去了,这一个个德高望重盘根错节,熠儿的性子是治不住的。有他们占了重臣的位置,朕为熠儿选的心腹新秀也难以出头。唯有朕昏庸多疑地下狱几个,抄家几个,杀几个,等熠儿上位後,或是大赦天下,或是平反冤屈,他们才会念熠儿的好。”

严玉符知道,庆元帝口中的“他们”,也包括他。他人缘太好,儿子太聪明,唯有他名节受损,严家有了污点,才能叫庆元帝走得放心。

这位年迈的天子并不如外界所想那样因衰老和疾病而变得残暴糊涂,相反,他理智到了极点,也凉薄到了极点。

严玉符擡手在认罪书上签上了龙飞凤舞的姓名,他这右手,在若干年前曾咬破了,与义兄义弟歃血为盟;而在今天,他再一次咬破,在庆元帝准备的认罪书里按下了血色指印。全忠全义,他做到了,他为郦朝丶为这义兄付出了所有,学问丶才能丶心血,乃至名节。

从此千秋万世,史书竹简里,只会记载他是不忠不义的一代奸臣。

“朕对不起你,可朕也只能这样。”庆元帝拄着盘龙金杖,缓缓转身。

坐在监牢内的草席上,严玉符最後擡头看了一眼天窗处窄窄漏出的一轮明月,以往每年中秋,他都在宫宴中与庆元帝一同度过。第一杯桂花酒由帝相领衔百官一同举杯,敬天地,祝安康。

依旧是中秋,依旧是美酒。然而逝者如江川,盈虚者如明月,一切已是新的一年。熠儿仁善,会是一个好君王;木峥嵘勤奋,会是一个好丞相。这是新的中秋,新的月光,一切会迎来新的丶与大哥二弟三弟再无关系的如愿和团圆。

聪慧如严玉符,此刻也已经明白,他和庆元帝能为郦朝做的最後一件事,便是退场。

只是,只是,今夜的明月实在美丽。

严玉符轻声念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随即,便怜惜地举起装着鸩酒的白玉八角杯,仰首,饮尽。

彼时正是皓月当空,万里如洗,相隔数里的东宫内,对此一无所知的赵熠正邀了木峥嵘一同赏月,用过胡饼与桂花酒,又划舟至湖心亭,在水面放莲花样式的浮灯祈福。

花灯里按习俗要写祈福人的心愿,赵熠一手执笔,看向身旁:“木先生,你写了什麽?”

“风调雨顺,万家安宁。”木峥嵘脸上因酒意而染上一抹霞色,亦转头与他对视,“殿下呢?”

赵熠看向湖面挨得极近的两道倒影,在碧波荡漾之中满心欢喜,偷偷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