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邬抚过龟甲裂缝,玄龟顿觉通体寒。这些裂纹的走向,分明是测量它四肢尺寸的标记!
“诸位且慢!”玄龟突然扯开嗓子,“补天功德可否分润”
鸿钧一指点出,金芒没入龟:“助你凝成功德金身,与天地同寿。”
刹那间,无数炽热目光灼向玄龟。祖巫们甚至开始摩拳擦掌,显然随时准备取而代之。
“为洪荒效力,吾辈责无旁贷!”玄龟突然昂挺胸,活像即将就义的壮士。
姜邬轻笑:“送你入轮回重修三劫,混元道果水到渠成。”玄龟闻言,龟尾高兴得拍碎了三座山头。
时光如劫,漫长难熬。
“竟要历经三劫之久?”一众洪荒生灵面露惊色,他们连一劫都难以忍受,更遑论三劫?
玄武却淡然一笑:“区区三劫罢了。”
作为四灵之一,他纵使沉睡一会元也毫无妨碍。既然寻不到混元证道之法,倒不如出世云游一番。
玄武心念通达,郑重颔道:“但凭人道之主安排。”
话音方落,姜邬运转大道轮回之力,将玄武真灵尽数抽离。随后望着那具静止的龟甲,含笑道:“请女娲娘娘出手。”
此情此景,倒似指着一只待宰的灵龟,邀女娲烹煮龟汤。
女娲明悟其中玄机,颔道:“多谢。”言罢,她手起刀落,斩下玄武四肢。
刹那间,那四足脱离束缚,化作撑天支柱,将即将重合的洪荒天地再度分开。
紧接着,女娲取出数枚五彩石,在掌心把玩片刻后掷入乾坤鼎中,催动三昧真火炼制。然而任凭火焰如何焚烧,五彩石始终纹丝不动。
女娲不由蹙眉。
姜邬眸光微动,翻手祭出乾坤造化鼎,又引燃一缕鸿蒙紫火,递予女娲道:“以此二物相助。”
鸿钧眼帘微垂,神色略显深邃。若事事皆由姜邬经手,天道功德又能分得几何?女娲岂非沦为此局棋子?
女娲却浑然未觉,一心只想补全天缺。她毫不犹豫地借紫火与宝鼎熔炼五彩石,最终剩些零碎残料。
转瞬间,女娲擎起五彩石直冲苍穹裂隙。姜邬则顺势收回宝鼎紫火,将残料信手抛却——一枚化作封神暗子,一枚坠向东胜神洲。
“巫妖烽火裂乾坤,不周倾覆震寰宇。女娲炼石补苍天,因果轮回待后人。”本该传颂千古的补天佳话,因姜邬插手而悄然生变。
鸿钧静观其变,默然不语。
洪荒渐复清宁,天河倒灌之灾亦徐徐平息,唯余些许细流仍在天地间蜿蜒,静候造化演变。
“量劫终矣……”万族生灵劫后余生,长吁短叹。
“人族当兴,万象更新。”人族部落欢呼四起。
几位祖巫却无半分喜悦,玄冥喃喃道:“若兄长们尚在……”
后土轻声道:“兄长真灵尚在六道轮回,若他们愿意,我可助其转入天道、人道或阿修罗道。”
玄冥惊呼:“此乃逆乱因果之举,小妹岂非要承受反噬?”
巫妖之争尘埃落定,天地重归平静。后土立于云端,眼眸中映着破碎又愈合的天空。帝江的声音从身侧传来:"缘起缘灭,强求不得。能得轮回之机,已是大幸。"
女娲的身影翩然而下,素衣如雪。她望向收集完补天碎片的姜邬,微微颔:"此番多谢人皇相助,昔日恩怨就此消弭。"
忽然天颤,金光如雨倾泻而下。原本完整的补天功德竟分作五道流光:女娲得其二,天地人三道共分其六,最后两道分别没入姜邬掌心与玄武灵体。玄武惊喜长啸,声震九霄。
鸿钧的身影显现在云端,目光扫过众生:"补天功成,大势已定。"他看向女娲:"妖庭不可再立,汝当知晓。"
"明白。"女娲神色平静,"愿在混沌另辟天地。"
鸿钧又转向后土:"巫族该当何去何从?"
后土淡然应道:"自当归隐。"
最后,道祖的目光落在姜邬身上。片刻沉默后,他开口道:"洪荒不可无主,请人皇至紫霄宫共议天庭之事。"
后土闻言,眉间掠过一丝忧色。姜邬却微微一笑:"道祖先行,吾随后便至。"
尽管洞悉了天机走向,但他依旧不愿错过这出精彩大戏。
“也罢。”女娲轻移莲步上前,“如此,正好可以安顿万族事宜。”
“娲儿,随为师同往。”鸿钧道祖面色如古井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