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废物二世祖受 > 第73章 理念共鸣(第1页)

第73章 理念共鸣(第1页)

陈天纵醒来时,已是翌日正午。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睁开眼,先感受到的是体内传来的阵阵虚弱与经脉隐隐的刺痛,这是强行催动意境之力、越阶施展的后遗症。随即,他便察觉到自己正躺在一处干燥的山洞里,身下铺着柔软的干草,身上还盖着一件素白的外衫,带着淡淡的、属于明月心的清冷香气。

他微微偏头,看到明月心正坐在洞口附近的一块青石上,面纱依旧,身姿挺直,似乎在闭目调息。洞口被她以几块大石巧妙遮掩,只留下通风和透光的缝隙。

听到他这边的动静,明月心立刻睁开了眼睛,清冷的眸光扫了过来。

“你醒了。”她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感觉如何?”

陈天纵挣扎着想坐起来,却牵动了内腑,忍不住闷哼一声,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明月心起身走了过来,递过一个水囊:“你脏腑受震,经脉亦有损伤,需好生静养。我已给你服下‘雪魄丹’,暂可稳住伤势。”

陈天纵接过水囊,喝了几口,冰凉的泉水滑过喉咙,带来一丝舒爽。他靠坐在洞壁,脸色依旧苍白,对着明月心露出一抹虚弱的、带着感激的笑容:“多谢明月姑娘救命之恩,又蒙赠灵药……在下,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

他这番感激涕零的模样,配合着那重伤未愈的虚弱,显得无比真诚。

明月心静静地看着他,没有接话。山洞内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陈天纵以为她会继续沉默或者追问昨日破阵细节时,她却忽然开口,问了一个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

“陈公子昨日破阵时所吟诗句,可是前朝柳三变之《雨霖铃》?”

陈天纵心中微动,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讶异:“正是。姑娘也知此词?”

“词是好词。”明月心语气平淡,目光却紧紧锁定着他,“只是,我更想知道,陈公子是如何……凭借此词,破开那邪阵的?”

终于问到了核心。

陈天纵脸上适时地露出几分茫然与困惑,仿佛自己也很不解:“不瞒姑娘,此事……在下至今也觉得如同做梦一般。当时身处绝境,心神俱骇,只觉得那雾气鬼影万分可怖,心中不由得便想起了这诉说离愁别绪、凄婉悲凉的词。吟诵之时,仿佛……仿佛能将心中的恐惧与那词中意境融为一体,再然后……便觉得周围那邪门的雾气似乎慢了些,那扰人的魔音也淡了些……”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心有余悸的神色:“至于后来那‘晓风残月’的景象是如何出现的,在下……在下实在说不清楚,只觉得脑中一空,便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便已在此处。”

他将一切推给了“绝境下的潜能爆”和“说不清楚的神秘现象”,完美地维持了自己“偶然触未知力量”的幸运儿形象。

明月心听着他的解释,白纱下的眉头微蹙。这番说辞,听起来合情合理,许多人在生死关头确实能爆出难以想象的力量。但……那精准的意境引动,那对阵法规则的干涉,真的只是巧合吗?

她沉默了片刻,没有继续追问细节,而是换了一个方向:“陈公子之前曾言,‘心外无物’、‘道由心生’。昨日公子之举,莫非便是此理?不以真气功法破敌,而以心念意境克之?”

陈天纵心中暗赞,这位圣女果然聪慧,立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了起来。他脸上露出思索之色,缓缓道:“姑娘此问,倒是让在下想起一些杂书上的记载和一些游历时的见闻。世间力量,或许并非只有真气、法术一途。佛家有‘言出法随’之传说,儒家有‘文章华国’、‘正气浩然’之说,皆非依赖蛮力。或许……当人的精神、意志、情感凝聚到极致,与某种冥冥中的道理、或者与天地间的某种‘意’共鸣时,便能引动非凡之力?”

他看向明月心,眼神清澈而带着探索的光芒:“便如姑娘所修冰系功法,其寒意并非凭空而来,想必也与姑娘对‘冰’、对‘静’、对‘纯’的领悟与心境息息相关吧?若心不静,意不纯,恐怕也难以将寒气修炼到极致。”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到了明月心自身,引导她去思考自身功法与心境的关系。

明月心闻言,娇躯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震。陈天纵的话,如同又一记重锤,敲打在她已然产生裂痕的道心之上。

冰魄玄功,确实需要心境澄澈,意守玄冰。但师门强调的是“忘情”之后的“空”,是摒弃一切情感波动后的“静”,而非与某种情感或意境去“共鸣”。可昨日,自己体内那因诗句而生的“情火”,与冰魄真气形成的微妙平衡,以及此刻回想起来,当时在幻阵中,自己全力施展剑法时,那冰寒剑气似乎……确实比平日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活性”?是因为受到了陈天纵那哀婉意境的隐隐共鸣与加持吗?

这个念头让她心惊,却又无法忽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不禁回想起自己修炼时的种种瓶颈。有些关隘,并非真元积累不足,也非功法理解有误,却总是差那临门一脚,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师尊只说那是火候未到,需更加勤修,更加“忘情”。可如今想来,那层薄膜,是否就是缺少了某种“心念”的触动?缺少了与功法本质更深层次的“共鸣”?

“依公子之见,”明月心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若修行者能寻到与自身功法、与自身本性相契合的‘意境’,并与之共鸣,是否……便能突破某些依靠真元积累难以逾越的关隘?”

陈天纵心中大喜,知道她已经开始主动深入思考了!他强压下激动,面上依旧保持着学者的审慎:“此事玄奥,在下不敢妄断。但据古籍残篇所载,上古时期,似乎确有修士不重灵根,而重心性悟道,观想自然,契合天地,同样能拥有莫大威能。或许,真气修炼与心念意境,本就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只是后世传承中断,或是因灵根修炼见效更快、更易传承,才逐渐成为主流,而心念之道,反而被视为虚无缥缈的旁门左道了……”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抛出了“上古秘辛”增加可信度,又点明了“相辅相成”的可能,为后续引导她尝试融合两种体系埋下伏笔。

明月心彻底陷入了沉思。

山洞内再次安静下来,只有洞外隐约传来的鸟鸣和风声。

陈天纵知道,思想的转变需要时间,尤其是对于明月心这样自幼接受严格传统教育的天之骄女。今日能让她产生如此深刻的共鸣与质疑,已是巨大的成功。

他也不再多言,默默运转起微弱的“凡境”气血之力,配合着体内残余的雪魄丹药力,缓缓滋养着受损的经脉。

不知过了多久,明月心忽然抬起头,看向陈天纵,清冷的眸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决然与探究的光芒。

“陈公子,”她缓缓道,“你之前所言‘唯心六境’……可否,再与我详细分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