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宣旨太监一脸为难的模样,他干脆修书一封,在信中恳切说道:“臣蒙陛下厚爱,得以文成武就,变法维新,领兵征战。然,今日收复之功,非臣一人之能,实乃万千将士搏命拼杀之故。万户食邑丶府邸美人丶黄金宝马皆是君恩,臣实愧受。惟愿陛下将此恩赏分予边关将士,赈济流离百姓,臣心足矣。至于定国金牌,臣深知其权重,不敢居此殊荣,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宣旨太监虽面露惧色,但有宋策亲笔回信在,也能返程复命交差了。
等传旨队伍回到皇城将信奉给魏绍素後,他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神色不明地把这封信置于锦匣内,挥挥手让衆宫人退了出去。
此後三年,宋策与北燕交锋数次,慢慢掌握了北燕高层衆人的心性。最终,他利用鲁尔若烈和阿无塔依之间的龃龉设下离间之计,在两方人马内斗乱作一团之时趁机攻入,大破北燕都城!
鲁尔若烈被大历军囚压三年,再面对宋策时早已没了当年的锐气。他听闻大历军入城,竟一个不察从马上摔下,随後就被数匹战马疾踏而过,草草丢了性命。
阿无塔依虽是北燕王娈宠出身,但却有着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北燕王死後,他毅然决然带领北燕残部退守北燕草原旧都。只是他千算万算,却没想到在半路上被自己的亲卫算计绑了,一脸谄媚地将他献给了追赶过来的大历军。
大历与北燕一战打了不到两日,待最後一面狼旗倒下,都城里响起了震天的大历将士欢呼庆祝之声!
北燕,覆灭了!!
及至宋策领兵占领北燕都城的消息传回皇城时,魏绍素手里捏着那份薄薄的战报,眼眶竟有些发热。他看向一旁面带喜色的邓平,忽而问道:“邓平,你说,孤这天下是不是快要太平了?”
邓平闻言忙躬身行礼,“陛下,如今北燕已灭,四方皆服,天下太平之日指日可待!”
“指日可待!好一个指日可待!”魏绍素负手而立,吩咐道:“传孤旨意,凡此後宋爱卿之所需,朝廷无有不允。”
这次邓平没有丝毫犹豫,十分干脆地应了下来:“是,陛下!”
此後,宋策将北燕一应事宜尽数交给了牧安永丶唐原和包卓之等人,而南地最大的州城邺城,他则全权放给了高乘风。对于孟天锡丶项文德等人,他亦没有亏待,给每个人都请封了官职,也算有始有终。
做完这一切後,他拒绝了高乘风的执意护送,而是带了一队轻骑小兵快马回到了坪州城。
当年,早在他拿下坪州之时,就让人将宋父宋母接到了县城中与兄宋敬团圆了。
与此同时,坪州县宋宅。
宋敬从徐记糕点铺出来,拎着父母妻儿各自爱吃的糕点,脸上漾起温柔的浅笑。
“大哥。”
宋敬先是一愣,下意识擡头看去。
只见不远处的柳树下,立着一个身着玄色劲装的年轻男子。他面容俊朗,身形挺拔,不是自己那阔别多年的弟弟宋策,又是何人?
“阿……策?”
宋敬手里的油纸包直接啪嗒一声落在地上,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快步上前,红着眼一把抓住宋策的胳膊,“阿策,你丶你总算回来了!怎麽不提前派人捎个信儿回来?爹娘今日还年到你来着,要是看见你回家来了,定要高兴坏了!”
宋策一顿,反手握住宋敬的手,心里泛起了丝丝暖意,“哥,家里一切都还好吗?”
“好!好!好!都好!”
宋敬连连点头,拽着宋策就往家的方向走去,“走,阿策,咱们快回去,让爹娘好好看看你!”
就这样,兄弟俩快步穿过街巷,不多时便到了t宋宅门口。宋敬上前推开院门,扬声冲着主院喊道:“爹!娘!你们快来看看,是谁回来了?”
正在屋里缝衣裳的宋母心有所感,针尖不小心扎上指腹,隐隐刺痛。她下意识将腿上的笸箩放到一边,起身来到了堂外。
“娘,儿回来了。”
宋母看到院里站着的宋策,泪水瞬间涌了出来。她踉跄了一步,急忙上前伸手抓住青年的小臂,泣不可仰:“阿策,是娘的阿策回来了!”
宋父听见动静,也快步从後院走了过来。他虽不像宋母那样激动落泪,却也红了眼眶。他轻轻拍着宋策的肩膀,哽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哇!”
宋策躬身,给二老深行一礼:“儿不孝,让爹娘担心了。”
“好孩子,爹娘知道,你是做大事的人。我朝得以兴国,全都仰仗我儿和前线的将士们拼杀在前!好了,阿策,快进屋,外头风大,仔细受了风寒!”宋父说。
一家人正说着话,门外“噔噔噔”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宋策循声望去,就见一个年约三四岁的小童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
-----------------------
作者有话说:[摊手]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