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自立为王衆人齐聚一堂
其实李白的脸上自然没有写着名字,可这通身的气度,这飘然欲仙的风姿,除了他,还能有谁?
姜戈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场梦。
那?人闻声,缓缓转过头来。
他并未直接应答,只是微微颔首,袖袍在微风中轻拂,声音清朗如玉磬:
“你认得我?”
那?语调从容,带着一种穿越千年光阴般的平静,却让姜戈的心脏重重一跳。
即使是小时候她?也不敢做梦有一天?能看见李白啊。
只见李白的目光在姜戈身上停留一瞬,含笑问道:“不知如何称呼?”
姜戈只觉得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时光,她?稳住呼吸,依着礼节郑重一揖:
“姜戈。止戈为武的戈,也是此处的县令,大家都?叫我姜县令。”
她?擡起头,眼中仍盈满难以置信的光彩。
李白闻言轻笑,广袖一拂,姿态洒然如流云。
“姜戈……名中带刃,意却在仁。好。”他眼中掠过一丝欣赏,像是读到了一首意外不错的诗,继而朗声道,“既相?逢于此时此地,便是风月相?邀,尘缘所致。”
在两人谈话间,其他人也陆续到了。
诸葛亮丶周瑜,秦叔宝尉迟敬德丶白起丶霍去病丶魏忠贤丶郑和丶隗顺丶黑夫赵匡胤齐聚一堂。
衆人目光掠过白衣飘然的李白,皆露疑惑之?色。这般风仪,不似朝堂中人,不似行伍之?辈,倒像是自山水墨画中走出来的烟霞客。
姜戈见衆人神情,心下激荡再难抑制,向前?一步,声音清亮却微颤:
“诸位,这位是李白——”她?顿了顿,仿佛说出这个名字本身便是一种仪式,“诗仙李白。”
并非经由招请而来,他是乘着醉意与诗情破空而至。
提及缘由,李白眼中泛起一丝朦胧回味,广袖轻拂,笑道:
“昨夜醉後?,忽思太宗皇帝风仪,心向往之?……恰与子美相?约,若得一见天?可风采,便为他赋诗十首。”他语带旷达,“而今竟真至此间,倒是一段奇缘了。”
这麽多的历史人物齐聚一堂,是奇缘更是奇景。
“子美昨夜醉意朦胧间曾言,此处可知未来之?事?”李白饶有兴致地问道,眼神清澈锐利,哪还有半分醉态。
昨夜杜甫即便醉倒前?,也对?他的未来三缄其口?,越是遮掩,李白心中那?簇好奇的火苗便越是旺盛。
毕竟,芸芸衆生,谁不想一窥自身命运的轨迹呢?
况且,于李白心中,那?“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如同?暗夜中的火焰,从未真正熄灭过。
他看着姜戈,眼神里带着询问和期待。
姜戈犹豫了。她?知道历史,知道李白後?来的命运——那?并非他理想中波澜壮阔的传奇,而是颠沛流离,甚至卷入叛乱风波,晚年潦倒。那?份“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终究未能实现。
说出来,会不会太残忍?
会不会打碎他此刻眼中的神采?
但她?看着李白那?双清澈而充满探求欲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丝毫对?命运的畏惧,只有一片赤诚和好奇。她?忽然觉得,隐瞒或许才是对?他的不尊重。
他是李白,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他理应知道,也承受得起。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刚才稳了一些,但依然带着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