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瑕不掩瑜自家冰面还怀疑上了?
大概是主场作战的缘故,华国四项在短节目比得都还可以,有三项半只脚站上了领奖台,也给自由滑的竞争蒙上了一层面纱。
不过夏月姿刚拿到各位选手上报的自由滑配置,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嚯,今天自由滑够激烈的。”
最先开始的男单项目里,能上四周跳的选手就有半数以上,对领奖台有竞争力的几位,四周跳的数量就没有低于三个的。
就连迪亚斯这种才升组,掌握两种四周跳的新人,自由滑配置都上了三四套和双3A,一看就知道,是想通过技术分去弥补节目内容分的差距。
孟欣拿起放在桌上的赛程表看了一眼,回道:“不过跟下一站相比,华国站应该只能算是开胃小菜。”
大奖赛下一站是俄罗斯站。
除了林烨和藤原吉野两个知名jumper,还有三个俄罗斯小夥。
这两年俄罗斯男单的卫星发得一个比一个勤,安德烈在这赛季的B级赛上,愣是从“四四青年”被卷成了“五四青年”,其他人也不甘示弱,每年的全俄锦标赛都各有各的好看。
夏月姿一听就知道孟欣指的是什麽,挑眉摇头:“安德烈的五四套这赛季还没过吧,而且那套节目你也看了,空得很,编排和衔接几乎没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助滑和压步。”
“是啊,就这样一套节目P分都上80了,”孟欣苦笑一声,“就算有人说这套节目的功利性很强,但也没办法否认它带来的分数,听说其他欧美选手也准备效仿了。”
夏月姿比任何人都清楚,从平昌冬奥会开始,男单赛场逐渐变成了从俄罗斯那边延伸过来的跳跃大赛,就连国际滑联都在规则上做出了更改和让步,裁判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
後续规则对冯思迈这种国籍不占优势的艺术水母来说绝对是不利的,但她也没办法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只能在训练上做出调整。
不过冯思迈走完平昌周期,也到了要走下坡路的年纪了,长时间保持高水平竞技水准只会减少他的血条。
夏月姿擡头看向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还染上一层薄雾,看不清背後藏着的事物。
“难度和完成度是两码事,每个选手的侧重点都不同,咱俩在赛场上待了这麽多年,心里都有杆秤,知道什麽东西会更适合选手,至于别的,就别强求了。”
孟欣靠在床头,拿起床头柜上的果汁,准备跟夏月姿碰一杯:“是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就祝我们的选手,这赛季的比赛都顺顺利利的。”
夏月姿擡手,两个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响声。
“是一直都要顺利。”
第二天的自由滑时间跟短节目一样,由于没有淘汰制,第一场比赛的开赛时间还要比前一天早一个小时。
华国冰舞有一对挤进了前八,创下了分站赛的最好成绩。
安佑在看台上扶着老腰,跟双人滑的三对组合聊天:“现在的小孩是体力是真好的,高分动作全往後压吃加分,看来这次我跟小雯又上不成奥运了。”
陆盛劝道:“别这麽想,冰舞的职业生涯寿命是最长的,四年後说不定还有机会,凡事都有万一。”
安佑一脸欲哭无泪:“哥啊,我记得咱俩就差两岁吧,四年後你都奔三,我身体又能好到哪儿去。”
曹锦卉用胳膊肘撞了自家对象一下,让他少说话。
他们这个周期伤病就没断过,甚至跟教练商量好了,只要平昌能拿到金牌,立刻就退役,哪怕拿不到金牌,也会休赛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这届冬奥会,他们一定会拼命。
跟他们年纪差不多的安佑和乔雯,身上的伤同样也不会少,状态也会下滑,这是谁都能预见的事情。
现在不能跟以前比了,难度跟伤病的增长都是正比例,花滑这碗青春饭,总不能还指着他们几个人,再现温哥华冬奥会四旬老将摘金的神话吧。
场上的灯光忽然暗了下来,新一组选手即将上场,观赛区衆人停下了交谈,纷纷看向冰场。
由于自由滑的难度很大,对选手的要求也很高,包括冯思迈的直接竞争对手迪亚斯和凯文在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误。
迪亚斯摔了一个四周跳,导致後面的连跳没连上,只能连在後面的三周跳上,还要吃一个重复打折,技术分大打折扣,好在节目质量还不错,分数不算太难看。
凯文上了自己还没熟悉的4lz,开场就摔成了狗,後面的状态也没调整过来,硬生生把自己摔出了领奖台的竞争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