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庵中仙(十七)棒打鸳鸯的“恶人”。……
按说那陈嘉看见那香囊和钱袋,一时露出异样的神色,尽管稍纵即逝,庾祺仍敏锐察觉,他瞥了眼桌面,再睇陈嘉时,他却早调转了目光。庾祺稍稍忖度,还是将香囊钱袋都捡起来,递到他眼皮底下,“陈二爷认得这两样东西?”
陈嘉斜下眼盯着两样东西瞧了须臾,睇着他一笑,转过身两手接来,左瞧瞧右瞧瞧,把麒麟香囊搁下了,“这个我不认得。”只翻看着彩鹤钱袋,“这个倒有些眼熟——”
叙白张达二人都觉意外,走到他左右来紧盯着他。他凝眉想了一会,方笑着举起根指节在空着点着,“啊——我想起来了,这像是卫兄的东西。他的东西怎麽会在你们手里?”
庾祺因问:“哪个卫兄?”
“他叫卫霄,是我的好友,前不久我因受兄长之命到无锡去办点事,卫霄正巧说要到南京游玩,我们便同路坐船南下,船到了南京他就告辞上岸了,我便径往无锡去了。”陈嘉看了看钱袋子,递还给庾祺,笑问:“庾大夫怎麽会得了这件东西?”
庾祺闲适地接来放在桌上,“这是在东厢客房中寻到的,我并不认得什麽卫霄。”
叙白插了话,“卫霄是内阁卫大人的孙子,年纪与我和陈二爷都相当。”
陈嘉瞥着他笑,“咦,这麽多年了,想不到叙白兄还记得他?等我回头告诉他,他必会感动的涕泗横流。”
叙白客气笑道:“小时候大家曾在一处玩耍调皮,儿时之谊至真至纯,怎能轻易忘怀。”
他们虽然幼年相识,可那时候陈家卫家皆未得势,齐家却如日中天,齐叙白从小自命不凡,与他们不过是点头之交。眼下他将从前那点微不足道的情谊说得如此亲密,可见自从他齐家没落以来,他齐叙白也学得世故了不少。
陈嘉笑中微有蔑意,不大理睬他,未几叫了净真来问卫霄的行踪,净真想了半日才道:“原来说的是那位卫公子,他来时倒没说是哪位大人家的公子,只是说路过此地,见小寺清清静静,周遭景色怡人,说要留宿几日。小寺一向与人方便,自然打扫出两间屋子来款待了他和他的两个下人,他们住了四。五日,早于十来日前高高兴兴地走了。”
陈嘉坐在八仙桌旁又笑又笃脚,“好他个卫霄,倘或不急着走,我和他还能在这里碰上,到时候一齐坐船回京岂不好!”
庾祺望着净真半晌,忽然一笑说:“真是替住持惋惜,若当时问明了身份,结交下那位卫公子,青莲寺岂不前途无限?不过眼下更是大好的机遇,陈二爷到了,他可是小陈国舅家的公子,当朝陈贵妃的亲外甥。”
净真合十道:“阿弥陀佛,在家之人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出家人早已走出利路名场,只求参悟佛法,对小寺来说,哪位施主来都是一样。”
张达在旁呵呵乐两声,“师太这境界,我看明日就要成佛了。”
忽然听见杜仲在廊下接话,“谁要成佛了?赶紧先让我上柱香拜一拜!”
说着提着两个大食盒窜进门来,本来是与张达说笑,进来一看这屋里又是住持,又有个面生的贵气青年,知道说错了话,忙将食盒搁在桌上,低下脑袋溜到庾祺身边。
庾祺不理会闲人,拉他踅入罩屏,低声问他两句,才知那两个食盒原是九鲤叫酒楼里另做的,恐他和张达午饭也没吃好,专门给他们提回来。
杜仲笑嘻嘻道:“鱼儿都是依师父素日的口味点的菜,可见她心里时时惦记着您,您就别和她生气了。”
可庾祺瞥眼一瞧那两个食盒皆有四层,少说得有七。八道菜,多半是连叙白也算上了,她倒愈发会做人了,近来和别人说话办事周到得很!
怄得他又冷哼一声,“她不忤逆我故意同我作对,我会和她生气麽?她人呢,不跟着你回来,又野到哪里去了?”
“在後头,顾夫人扭了脚,她扶着她慢慢回来。”
庾祺又哼一声,却因叙白和陈嘉还在屋里,懒得招呼他们,并不急着将食盒打开,硬是等人散了,才又将张达叫到屋里来同用。
赤日渐渐西斜,九鲤搀着顾夫人慢慢走回来,顾夫人脚疼难行,二人走一截歇一段,九鲤在路上折了片芭蕉叶遮在彼此头上,到寺前顾夫人又有些走不动了。九鲤只得暂且搀她在一棵大垂柳底下坐着歇一歇,稍将她的裤管挽起替她看脚腕子。
“没什麽,一会揉一揉贴个膏药没两天就好了,我先前也老崴着。”
难得这柳树底下凉快,顾夫人扭头一看她额上有些汗,愧疚不已,忙摸了帕子给她,“你快坐着擦擦,瞧这脸上的汗,一个身娇肉嫩的小姐,给我折腾得倒像个丫头似的。”
朝荷塘中望去,鲜藕前几日挖得差不多了,眼下泥沉水清,粉红荷花密匝匝映在水里,只等再下场雨,青苔满地,烟雾沉绵,虚虚实实的岂不能美成一片仙宫幻境?
“好景!好景!”
忽闻旁边有人赞叹,九鲤睐眼看去,是位俊美青年,穿着身蓝灰色云缎直裰,正展目了望荷塘四周,往手心里悠然地拍打着一柄折扇,听口音像京中来的,她立刻想到吃饭时阿六说的那位小陈国舅家的公子,多半就是他了。
陈嘉转头一看她,眼睛便有些直愣,须臾笑着朝她二人走近,“两位也是这青莲寺的香客?难得这乡野地方,能见到两位这般仪态万方的佳人。”
顾夫人知他是客套,障袂一笑,“你说她也罢了,我这老皮老脸的,可当不起什麽佳人。”
“夫人太自谦了,我看你们像是一对同胞姐妹,妹妹青春可爱,姐姐虽年长二三岁,也另的风韵。”
明知他说的是奉承话,也架不住好听,顾夫人益发冁然而笑,“你这年轻人真会说话,你是来进香的?”
“一是来烧香,二来听说青莲寺出了命案,我这个人一向无所事事,最爱凑这些乐子。”
顾夫人便也猜到他是那位陈二爷,不敢再乱搭话。九鲤却有些不高兴,仰起头上下照他一眼,微讽道:“出了人命是什麽喜事麽?你当乐子看啊?”
陈嘉面露尴尬,忙说:“是我失言,死人当然不是什麽好事,姑娘可别曲解了我的意思,我这个人一向不大会说话。”
这样高坐高卧有权有势的公子,死两个没名没姓的野尼姑在他自然不算什麽,嘴快之下必是心里话。九鲤不由得心生反感,懒得理他,搀起顾夫人,随便说了声“告辞”,便转身慢慢朝寺门走去。
正巧觉明觉光两个老尼姑从讲经堂出来,老远瞧见顾夫人走路有些跛,忙上前来问:“唷,夫人的脚是怎麽的了?”
顾夫人笑道:“才刚在路上踩着块石头扭了一下,倒不妨事,只是少不得要劳烦个小师父替我上街买贴膏药来。”
觉明忙说:“阿弥陀佛,我屋里正好有跌打损伤的膏药贴,夫人先到我屋里将就贴上,再另打发人去买好的来。”
于是九鲤搀着顾夫人随觉明觉光进二院,一径踅入觉明房中,那觉明顾着到处翻膏药贴,觉光则殷切切地请她二人在里间椅上落座,一面命小尼姑去瀹茶,一面对坐在圆案前,眼睛直勾勾在九鲤身上看着,嘴角弯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