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晏晏于归 > 海边渔村(第1页)

海边渔村(第1页)

海边渔村

风裹着海浪的潮湿向岸边掠来,途中捎上了近岸的浅水,白花花的浪爬上沙滩。

“晏姑娘!”

越朗出声的瞬间拉着孟晏往内侧躲去,避过了袭来的拍浪,省下了换洗衣服的精力。

耳畔风浪声仍未消散,孟晏茫然地从越朗怀中钻出,见方才自己所站的位置已被海水淹没,转头无声道了谢。

“谢什麽,说好的一起远游,我哪有不看着你的道理?你想做什麽尽管去,这些杂七杂八的小问题交给我。”

孟晏微微一笑,转过身子继续去前方开路。

渔船在视野中不断放大,码头上的红灯笼也高高摇着,此时两人才发现,之前在天上看得不够清晰,望丢了几串小灯笼,风一经,大小灯笼齐齐摇着,夜里当是个不错的标志点。

码头上站着位老伯,没披蓑衣也没戴斗笠,看样子不像是出海去的,正巧,老伯也发现装束异样的二人,冲他们挥挥手,嘴里喊了句听不懂的话。

不妙,只考虑了他人看不懂手语,没想过有朝一日会遇上听不懂的方言,这场出游似乎会不大顺利。

孟晏拧着眉心,被海风吹得有点凉的手上附了什麽东西,将她整个包裹进去,温暖却有些糙,一回头看到了越朗。

“别愣着啦,叔叫咱过去呢!”

他冲码头上的老伯挥挥手,牵着孟晏快步走去。

“我师门弟子多,各种方言混杂,我都听过一些,这句碰巧听懂了。先去看看,发觉不对再跑,反正有你有我,寻常人奈何不了咱们。”

听完前半句,孟晏还感激着自己临时做出的聪明决定,後半句一出,她忽然觉得两人宛若土匪出山,打家劫舍样样精通。

“叔,找我们有什麽事吗?”

越朗的自来熟在这刻发挥了至关紧要的作用。

老伯瞅着他俩说了几句方言,又指了指渔船後的褐色房屋,在前面带起路。

“叔说看咱俩不像本地的,一开口更确定是外地人了,海边风浪大,让咱们先去村里坐坐。”

孟晏抽回了手,边擡脚跟上老伯,边侧身问越朗:“这句也是碰巧听懂的?”

刚刚隔着老远的简短招呼她尚且一窍不通,走近後落入耳中的一大串,除了让她明白与这里确实无缘外,更是深奥难懂,偏偏这又长又生涩的词句都能被某人译回来。

“巧的比较多,加之我运气一贯很好,晏姑娘可以夸我,不要质疑我嘛。”

看他略显无辜的眼神和下撇的嘴角,孟晏立刻道了歉,补充道:“带你来,也是我运气最好的一次决定。”

“别这麽说,我可真的会信啊!”

笑意把尾音提了几个尖,孟晏眨了下眼不做回复,拉着他的手追上老伯的步子。

浅滩的沙在行进间渡为了礁石,经过海浪数年冲刷,哪怕坚硬如石,也留下了不少岁月的痕迹,道道刻入石中,落出幅斑驳的画。

屋子便是建在这样的礁石之上。看色泽与材质,应是先取了同样的石块,把底垫高,防止海水蚀底,再往上才加入了泥土和其他石料,筑成了一座座石堡。

从风格到建材都与林间村落有较大差别,让人不由得感慨自然和双手的精巧。

不仅如此,每座房屋前都摆着几口陶缸,观其上下,似是用来接存雨水的。

雨水,还需要特地存下一些吗?从不缺雨,一年三季都在忙着除潮防涝的孟晏不大理解。

察觉到身侧之人的视线和轻轻弯起的眉,越朗清了清嗓子开始解释:“我们那边的确雨水频发,而且河湖衆多,所以我们从小到大都在研究怎麽不被水淹,平日里吃穿用度的水更是随处可见,哪怕在深山,找条小溪也能凑合着过。”

“但这里是海边呀晏姑娘,在机关鸢上俯瞰时你有没有注意过,这附近没有一片湖,只在比咱们落地更远的地方,有条很窄的河。”

孟晏着实没去仔细观察这里,只通过渔船猜出附近会有人居住,旁的许多她并未细想。

看出她的思索,越朗循序渐进道:“海水盐分过重,不可直接饮用,故而沿海百姓会以存储雨水的方式取得饮用水源,书上还记载,有些地方会同咱们一样打井取水,但这点受限较多,具体能不能成还要根据当地情况另论。”

“这麽看我作甚?我们是要给人算风水的,这些东西就算用不着,该往脑子里去的,也一个都跑不了。”

说罢,他沉重悠长地叹了口气,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孟晏刚想安慰,只挺他悠悠笑道:“还好我当年听讲认真,课业学得漂亮,不然咱俩只能大眼瞪小眼咯。”

就不该以为他会难受。

见算得上奇装异服的两个年轻人走街而望,不少当地百姓从窗边探出了头,更有甚者开了大门,站在门前想看个清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