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升,驱散了清晨的薄雾。两千羽林卫已列阵完毕,玄甲映着晨光,森然一片。
林大伟一身亮银麒麟铠,腰悬衍皇亲赐宝剑,身披猩红斗篷,立于点将台之上。
他目光扫过台下这些精心挑选的悍卒,声音灌注了内力,清晰地传遍校场:
“将士们!尔等乃陛下亲军,帝国肱骨!如今四方不宁,宵小窃据兵权,致使皇纲不振,国威受损!陛下授我虎符帅印,托以整顿武备、扫除奸佞之重任!此行,非为私利,乃为陛下,为社稷,涤荡污浊,重铸军魂!有功者,不吝封赏;怯战者,军法无情!尔等可愿随我,立不世之功,博封妻荫子?!”
“愿效死力!愿随元帅!!”
声浪震天,杀气冲霄。这些羽林卫本就是百战锐士,血气方刚,此前多少也因朝中掣肘、武人地位不彰而憋着一股闷气。
如今见这位新任元帅如此年轻气盛,又得陛下如此信重,言语间更是豪气干云,直指他们心中块垒,顿时被激得热血沸腾,士气瞬间被点燃!
大军开拔,一路疾行,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傍晚时分,于京城二十里外选定一处背山面水之地扎营。
营盘甫定,林大伟即刻升帐。
中军大帐内,火把噼啪作响。
林大伟端坐主位,监军肖德海静坐一侧角落,低眉顺目,如同泥塑。
下方,以羽林卫统领安长青为的十余名高级将领肃然而立。
安长青,人如其名,身材魁梧挺拔,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腰间那把御赐“斩马”长剑,更添几分煞气。
他是实打实的军功出身,对衍皇忠心耿耿,但也因此,对这位凭空降临、一步登天的“林元帅”心存审视。
林大伟深知,欲行大事,必先彻底掌握手中这把“利刃”。
他不再赘言,目光如电,直射安长青:“安统领,若那云台大营主将德里安,倚仗太后之势,抗命不遵,拒交兵权,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帐内气氛瞬间凝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安长青身上。
这不仅是问策,更是立威,是考验!
安长青胸膛一挺,毫无犹豫,声如金石:“回元帅!军令如山,违令者,斩!”
“好!”林大伟赞了一声,随即目光扫视众将,“若云台大营其余将佐,亦敢附逆,聚众抗法,又当如何?”
这一次,不待安长青回答,帐内众将已被方才对话激得血气上涌,齐声怒吼:
“杀!杀!杀!!”
三声“杀”字,一声高过一声,如同惊雷炸响,震得帐幕似乎都在簌簌抖动。
浓烈的杀气弥漫开来,连角落里的肖德海都忍不住微微动容。
林大伟要的就是这股同仇敌忾、一往无前的气势!他猛地一拍案几,长身而起:“众将听令!”
“末将在!”
以安长青为,所有将领单膝跪地,甲胄铿锵。
“擢升安长青为行军副将,总领羽林卫日常操练、行军布阵,协理本帅军务!”
“末将领命!”
安长青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声音更显洪亮。
“擢升副统领费国龙为偏将军,统领斥候营,负责哨探、侧翼掩护,大军耳目,交由你了!”
“末将必不负元帅重托!”
一个精干矫健的将领沉声应道。
紧接着,林大伟又根据此前观察和档案,一口气从基层提拔了十名作战勇猛、头脑灵活的校尉担任总兵,各领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