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吉林市电动摩托车 > 第76章(第2页)

第76章(第2页)

一群长辈刚刚还聊得挺热闹,闻言忽然静了下来。

何伯伯先摆手:“闺女你说什麽笑话,从大城市辞职到咱们这个镇子上做大漆?现在人结婚都不用大漆家具啦,跟我们当年不一样啦。现在都用合成板,造型又漂亮,工期也快,你随便去市里那些卖家具的店里看看,哪还能找得着大漆家具的影子啊。”

“大漆不行了啊,”旁边也有人说,“化学漆用机器一喷,别说一个碗,一扇门都几分钟就做好了,虽然对身体不好吧,但没人在乎这个啊,反正看起来是一样的。”

大家七嘴八舌丶各抒己见,中心主旨其实就一个——现在没人用漆器了。

江潺在一旁静静听着,等到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她才开口:“其实还是有人在用漆器的。我这些年在上海,一直跟着一个大学教授,在她的工作室里做大漆物件,据我观察,她工作室的订单没断过,日韩市场一直有需求。而且近几年,国内有很多人也重新开始用起漆器了,只不过市场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多地是在高端市场消费,也就是说,现在很多有钱人都喜欢定制大漆物件,还有些人买来用作收藏。”

“那咱们这些老百姓,也接触不到你说的这些有钱人啊。”何伯伯说。

“其实我从上海回来之前,已经联系好了一个家居品牌,”江潺这才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接了一个很大的订单。这个品牌打算成立一个子品牌,目前想要定制一套大漆家具参加国际展会,我们就负责做出这一套大漆家具。”

这话说完,刚刚还反对的几个长辈顿时不言语了,似乎在考虑事情的可行性。

“就这一个客户吗?”片刻後,何伯伯又出声,“小潺你知不知道咱们工作坊以前是怎麽倒的,就是因为客户出状况资金链断裂,拖欠尾款,才把你姥姥拖得当年到处去要债,拖得工作坊最後维持不下去。”

这回轮到江潺沉默,当年工作坊是怎麽艰难维持的,姥姥又是怎麽出去要债的,没人比她更清楚。

“闺女啊,我们当年也接过大单子啊,”何伯伯拍着自己的大腿叹了口气,“也不是没辉煌过啊,但它持续不了啊……现在这些知道大漆的人,他们就图个一时新鲜,到时候没有别的订单了,工作坊再解散一次,你怎麽办,我们大家怎麽办?”

他这样说,方才稍稍稳定下来的人心立刻又浮动起来。

江潺也被他这番话说得有些悲观,但她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说道:“虽然目前只有这一个大客户,但这个订单工期很长,会一直持续到明年年底,在这期间我也会尽力去找其他订单。而且,只要这个家具展能成功,之後肯定会衍生出一些新的合作机会,这需要时间,但我有信心肯定能做成的。”

她的语气不急不缓,听起来颇有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但何伯伯摇摇头,仍是那句话:“年轻人都不用大漆了啊……你去问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知道大漆的。我孙女,遥遥你还记得吧?她拿着我做的漆碗到学校,人家问她花几块钱买的,你辛辛苦苦花好几个月做的东西,在人家眼里就值几块钱……”

他又叹了口气,转而看向姥姥:“梁婶,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件事你真该劝劝潺潺,放着大城市好好的工作不做,回来做大漆,简直就是在闹着玩。”

姥姥一直没出声,这才笑了笑:“年轻人的想法多,是好事。我们这些人,说句不好听的,半截身子都入了土,很多时候思想不如年轻人活跃,他们能想到的,我们不一定行。在上海这麽多年,潺潺也和我说了不少关于大城市大漆圈子的事情,我觉得这件事可行。”

“而且我这外孙女,也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性格像我,是个能扛事的人,她既然想做,那就试试吧。大家夥以前跟着我干了那麽多年,我自觉没有亏待大家,以後如果还想做大漆,就过来跟着潺潺干,我保证也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姥姥在工作坊一向很有威望,那些年也确实带着工作坊的大家挣了不少钱,她一发话,其他人顿时都不言语了,连何伯伯都不再反对了。

江潺静了静,接上姥姥的话说:“今天我姥姥在这儿,当着她老人家的面,我也给各位长辈做个保证,之後肯定会找到更多的长期合作订单。至于目前的这个订单,也不会亏了大家,只要大家按时来工作,每个月就能拿到四千块的基础工资。後续等合作公司把尾款结清了,也会再拿到相应的分成。大家可以回去考虑十天的时间,如果想回来继续做大漆,就在下下周一早上八点过来签合同。”

她算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把工资待遇都说得很明确,四千块的月薪绝对是高于当地平均的薪资水平的,江潺觉得这待遇应该还算有些吸引力。果不其然,她这话一出,面前的人又开始低声议论,显然有些动摇。

中午大家在镇上的饭店一起吃完饭,江潺把人依次送走,见姥姥已经很疲惫了,她推着姥姥回了家。

“床上的东西都是新换的,”她扶着姥姥坐到床上,“你躺下看看舒不舒服。”

姥姥的手放在床单上摸了摸,接过她递来的热水喝了几口,开口问:“之前让你找一家合适的养老院,找得怎麽样了?”

“找什麽养老院啊,”江潺倚着床边,“你就住家里呗,之後有什麽事你还能帮忙镇个场子,你看你今天说话多管用啊。”

“我不住家里,”姥姥把水杯放下来,摆摆手,“你要是没找今天下午就赶紧去找,定下来我好快点搬过去。”

“你这老太太怎麽这麽犟啊,住家里到底怎麽了,你就当陪陪我不行吗?再说平时你闲着没事就跟这些老员工聊聊天,不也挺好的吗。”

江潺试图说服姥姥,没想到她却表现得异常坚决,说什麽都要去养老院。两个人说着说着,几乎又要吵起来。姥姥拍着床边说:“我这副老不中用的样子,难道还天天在他们面前晃,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江潺被她气得火气上涌,心里知道不能跟她吵架,嘴上却控制不住:“让你在家住怎麽就是让你丢人了,大家今天不都挺尊重你的吗,你天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做什麽。”

两个人正吵着,门外传来脚步声,江潺朝窗户方向看一眼,蒋宁屿过来了——他今早发来消息,说公司发布的更新遇到一点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得晚些过来。

蒋宁屿还没迈进屋就听见了屋里的争吵,眼前这场景他再熟悉不过,一瞬间像是又回到了六年前,祖孙二人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着谁。没想到过了六年,这场景居然还能在眼前重现。

“怎麽了?”他走过来,照例先搞清楚这场争执的原委。

“我说让她在家里住,之後找个护工过来照顾一下,她非得住养老院。”江潺偏过头嘀咕,“这老太太也太犟了,说什麽都不听。”

“到底是谁犟,”姥姥也没好气,“回来之前我就让你去找养老院,你拖到现在也没找。”

六年前处理这种争执,蒋宁屿就颇有经验,如今这功夫也没落下。他走过去对姥姥温声道:“姥姥,中午你先在这睡会儿,我跟江潺商量商量这事怎麽办,行吗?”

“中午不管怎麽样吧,反正晚上我是不在这儿睡,”姥姥仍在气头上,“你们要是不找,我就自己坐着轮椅出去找。”

这话一出,江潺忍不住又想回嘴,还没开口,就被蒋宁屿拉了出去。

“你听到了吗,”她跟蒋宁屿抱怨,“越来越固执了,我根本就跟她说不通。”

回来的这些日子,蒋宁屿每次见她,她都是一副处事淡然的模样,眼神总是沉静的,跟以前判若两人。唯独在这种抱怨的时候,眼角眉梢才会流露出以往的神情,不满中带一点委屈的小情绪,看起来又是以前那副生动的模样。

“姥姥可能是不想拖累你。”蒋宁屿看着她说。

江潺摇了摇头:“她就是不服老,非要强撑出一副自己还老当益壮的样子,一点弱都不肯在别人面前显露出来,总怕别人在背後议论她现在是个废人了,但其实日子是自己的,管别人做什麽啊……”

“那也能理解,”蒋宁屿说,“姥姥毕竟要强了一辈子,以前那麽能干的人,现在什麽也干不了了,不想待在工作坊天天面对那些老员工和镇上的人,也是人之常情吧。”

江潺抱着手臂不言语,脸微微侧着。跟以前一样,只要发觉蒋宁屿不站在自己这边,她就不说话了。

蒋宁屿知道她想把姥姥留在身边照顾,但在这件事上他更能理解姥姥的心情。他从小寄人篱下,虽然跟姥姥眼下的情形并无相似之处,但那种明明不愿丶却又不得不依赖他人活着丶还要遭受他人非议的心情,没人比他更清楚。如果当时能选的话,他宁愿回福利院也不想留在那个家里。

“我觉得,虽然人老了确实会比年轻的时候更固执,但在很多事情上,姥姥也有她自己的想法。”蒋宁屿的音色比年少时更沉了一些,尤其是放低声音说话的时候,听起来就更加明显。

“与其让她很有负担地住在家里,还不如尊重她的想法,找个好一点的地方,这样她也能轻松一点,说不定心情也会更好。我记得市里前两年新建了一家疗养院,跟普通的养老院不一样,里面请的都是专业的医护人员,不然先去看看,之後等姥姥慢慢调整好状态,我们再劝劝她,说不定她就愿意住回来了。”

江潺沉默片刻,到底被他这番话说动了——事实上她也不知道该怎麽劝姥姥住在家里了,总不能真让她一直怄气吧。她叹了口气:“行吧,那就先去你说的那家疗养院看看。”

语气里不情不愿的,但还是做了妥协,跟年少时一模一样。蒋宁屿看着她,忍不住无声笑了笑。“那走吧,”他直起身,“趁姥姥睡午觉的时候去看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